古琴是一种地位极其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时,古琴音乐以它清和、淡雅、纯净、寂疏的音乐品格与弹奏者博学、桀骜、不羁等特定的精神气质结合,使古琴成为文人隐士表露心声、抒发情感和抗争呐喊的象征,自古以来被视为文人雅士高尚情操和人格精神的标识。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传统文化从批判继承再到对传统文化资源深层次的挖掘、发扬与弘扬,开始突出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中古琴艺术的意蕴以及其对于现实的正面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画家陈斌先依画入琴,后延琴入画,弹指间已三十多年。他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践行者。

陈斌于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兼容并蓄、交汇互存,这也影响到了陈斌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1985年陈斌考入杭州西子湖畔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西湖是具灵性的,从古时白居易曾在西湖以“七弦为益友”抚琴吟唱,再到如今G20盛会一曲《高山流水》向世界再次展示古琴的风采,这些都表明西湖有古琴文化留存的历史与人文环境。传统文化也影响到了陈斌绘画的取材,他一边以古琴为题材入画创作,一边研习古琴艺术,毕业后来到文化底蕴更深厚的古琴的起源地古都长安,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南方的韵致、北方的气势,江南文化的细腻水灵与黄土文化的雄浑博大水乳交融,不只使他的古琴艺术更具韵致,也更加拓宽了他古琴题材绘画创作的视野及深度和广度。

多年来,陈斌以古琴名曲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从陈斌的绘画作品来看,重神韵、求空灵、讲意境,他的绘画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更大一些。陈斌注重修身养性,追求的是一种闲逸、清雅的生活,这使他绘画的意境从思想意识上向古琴的意境靠拢并形成一致——相融、补充、互动、促进,两种艺术的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和谐统一,陈斌把自己的情和意隐匿其间,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这种古琴与绘画情境的相融与统一使他的古琴与绘画都蕴含着无穷之味,境界升华,二者意境都得以提升。

反照于当代的生活方式,陈斌具有某种个人化的独立品性以及深厚的传统——美术学博士沈伟如是说。“独立品性”和“深厚的传统”就是中国传统文人所具有的品行和文化根基。陈斌手摹心追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生活的精髓,演绎的是传统文人洒脱、率真、豁达的人生倡导和发自内心深处的对魏晋风度的向往。古琴和绘画是两种比较个性、比较自我且形式不同的艺术,但都是文人雅士感悟本身之外所隐含的意韵,都讲求幽静的外在环境与闲适的内在心境的配合,陈斌的绘画与古琴乐因“独立品性”和“深厚的传统”以及意境上的契合,使两个都成为不为前法所囿的艺术,在其身上实现了相生、相成、相随、相和、相融。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陈斌弹奏古琴时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他把“我”融入到了音乐营造的意境氛围中,使“我”成为古琴乐的其中一分子,形成音乐意境中“有我”的状态。古琴音淡、声稀,以最少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陈斌在弹奏古琴音乐时的高低强弱、清浊疾缓、抑扬顿挫等形成的乐感,营造出了古琴乐 “无尽”“无限”“深微”“不竭”的境界。陈斌的意境琴乐中有数不尽的高山流水、行云飞鸟、松林、雾霭,他的琴声把人引入“弦外”的画境中……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和绘画写意画“以形写神” 的气韵,“取之象外”“以意为主”“意造境生”的主张一致。古琴音乐的意境为陈斌的绘画提供了常人难以得到的画感,为他的绘画提供了精神灵魂。绘画时的他循着古琴乐的意境,并通过皴擦勾染、烘泼破积、浓淡枯润、曲直虚实以及落笔、落墨、运笔、行笔的节奏,还有作画时汹涌澎湃的乐感产生的激情和心理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使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发生嬗变,潜移默化地转移到绘画的意境之中,这时的陈斌又进入了一种“忘情”的纯自然状态中,营造着“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的意境。观陈斌的绘画,似乎可以听到松风、水流、鸟鸣和着悠寂的古琴声,从画中山水间飘来,陈斌的写意古琴画也是对琴乐意境的直观再现——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古琴与绘画一脉相通。

在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上,陈斌在“心源”与“造化”中得以“妙悟”古琴与绘画意境上的内在联系,弹《高山》则得其逸致,鼓《秋水》则得其幽思……特别是他在静态的绘画中蕴含了偏向静态之美的古琴乐的韵致,使其绘画作品内涵更加丰腴。

在陈斌的作品《琴韵雅逸》里,梅、兰、竹、石、瓶、鹤、灵芝、喜鹊、花几、香几、琴桌、古琴、屏风——这么多的元素组合得浑然一体,营造出集画家、琴家于一身的陈斌那唯美的精神道场,准确地展现了一个当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和审美趣味。精神的道场是神圣的,陈斌在这里容易滋生灵感、增加智慧,产生创作的激情。有了灵感、智慧和激情,陈斌更有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动力,创作出气韵更生动、充满活力的有意境的艺术作品……刚搁下画笔的陈斌还未缓口气就会眯起眼睛仔细端详自己的画作,然后净手、拂衣、无拘无束地弹一曲,这时的画里云卷云舒、山高水长、草青木秀、时隐时现、盘旋顾盼的飞雁和须髯微飘、神密幻化的古琴人等等一切似乎风生水起、栩栩如生并从画中流淌出美妙的天籁之音——古琴曲。此时的陈斌才真的“不知周也”——这一切都产生于随缘、随性、自在与逍遥之中。如果伯牙在,他看了陈斌的画,也定会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一次去陈斌家中拜访,正好遇见陈斌仔细、认真地教女儿学古琴。我想身为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古琴学会会长的陈斌和古琴的不解之缘——对古琴艺术的研究、对古琴绘画的挚爱将会贯穿他绘画的一生,古琴艺术高尚的意境也成为陈斌追求绘画审美的精神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