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钢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表现艺术,能够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潜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感知能力,在声乐伴奏、舞蹈伴奏及器乐伴奏等各类艺术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钢琴伴奏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体现着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也对教师的演奏能力、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宏观理论视角剖析了钢琴伴奏的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并阐述了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艺术修养。

【关键词】钢琴伴奏 音乐教学 演奏能力 艺术素养

钢琴伴奏是一门表演难度较高的艺术类别,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对歌词表达寓意的精准概括和提炼,选择能够表达歌词意蕴,体现曲中情景的和声、伴奏音型与织体等来揭示歌曲内涵的。由此分析,钢琴伴奏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对于钢琴伴奏教师来说具备完善的演奏基础,高超的演奏技能和即兴表演能力对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钢琴伴奏在教学中的作用

1.钢琴伴奏对音乐感知能力的影响

生物谷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神经元》杂志上联名发表文章说,音乐和语言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之一,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天生具有“音乐细胞”,这说明人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可以被培养的。学生时代是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因学生智力发展状况、音乐专业知识以及艺术素养的不同,其音乐感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遵循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音乐教育措施,才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加快形成和发展。而钢琴伴奏是以准确生动的音乐节奏、美妙的旋律来营造美的空间,展现美的意境,从而让人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启迪;同时,钢琴音乐的优美音色、饱满的和声织体、丰富的旋律起伏变化、平稳的节奏与速度,能够带给人以听觉刺激,进而激发对音乐律动、感知体验、艺术想象等较为深刻的音乐内涵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从感性理解,逐渐地进入到更为深刻的艺术想象和创作中。为此,在教学中强化钢琴伴奏的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音高、节奏、速度、情绪等音乐属性,更重要的是使作品的音乐形象更加完整,增加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缩短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过程。

2.钢琴伴奏对审美能力的影响

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提出,人的审美能力是在体验与感受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钢琴伴奏正是基于听觉感官刺激,来实现其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审美表现力及审美鉴赏力的影响。首先,在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饱满的和声,能够营造音乐表达的意境和氛围,从而拨动人们心灵中的琴弦,通过内心听觉感受,使之产生深刻的美感体验,形成审美感知能力;其次,音乐是想象的艺术。钢琴伴奏的反复弹奏和训练,能够让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透过伴奏音乐的和声情绪、色彩意境,去分析和理解音乐的旋律美、情绪美和意境美,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深入把握作品的表现情绪、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进而培养学生在未来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表现能力;再次,一直以来,在音乐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善与美,丑与恶的抗衡,在音乐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只有站在一定的音乐审美高度对音乐作品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正确引导、影响学生的审美取向;而钢琴伴奏融合了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等特质,能通过琴音的节奏与乐调的强烈感染力,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借助演奏曲目内在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其心智,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真、善、美的热爱,并沁入其心灵的最深处,实现审美鉴赏能力的显著提升。

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与艺术修养

1.钢琴演奏能力

与独奏相比,钢琴伴奏是一项细微精湛的艺术,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在钢琴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伴奏作品的整体艺术处理等技术层面都有其独特性,因此,作为钢琴伴奏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这些伴奏技巧,并灵活运用,这是确保钢琴伴奏效果的基础,也是推进钢琴伴奏在声乐、器乐、舞蹈、歌剧等艺术门类中应用的重点。教师的钢琴演奏技能并不局限于手指练习,也不是单纯的力度和速度练习,而是多层面演奏技术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伴奏教师不仅要关注钢琴伴奏的音色效果,还应该兼顾音质、音色、音量等方面的需求,以保证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整体伴奏效果的均衡和和谐。

2.掌握音乐形象的能力

钢琴伴奏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思维和实践活动,伴奏者除了具备完善的钢琴演奏能力之外,还需提升掌握音乐形象的能力,加强听觉经验的积累;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树立自信心;主动地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在伴奏过程中扩展作品美的范畴,与演唱者或表演者共同塑造完美的、契合作品内涵的艺术形象。

音乐是美的艺术,其运用乐音体系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强弱的往复回转,以严谨的组织结构连成旋律、调式,并以完美的和声、曲式形式创造各种意境,渲染各种氛围,抒发和展现人们的内心情感,进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钢琴伴奏教师是音乐艺术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思想、意志等内容是经由钢琴伴奏教师的再创造,将音乐形象渗透到艺术创造者和表演者的精神意识中,旋律的抑扬顿挫、平稳舒缓以及松弛悲伤调动着表演者的情绪表现,钢琴伴奏教师对于音乐形象的灵活掌握,能够帮助其灵活运用旋律、节奏和音色的组合搭配,实现伴奏与多种艺术形式的交融。

3.理解作品的能力

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表演艺术,其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乐理与声乐知识,而且还要充实与钢琴艺术相关的文学、美术、戏剧等知识。在钢琴伴奏中,伴奏教师只有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内涵和本质之后,才能尽快进入角色,编配出与艺术作品节拍、节奏、韵律相吻合的伴奏曲目。因此,钢琴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强化钢琴技术、钢琴文化内容的学习,以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对舞蹈、音乐、歌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的特点、表现手法、旋律、伴奏音型等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创造的意境和内涵,把握作品的本质和情感变化,从而选择合适的乐音节奏予以配合,更好地烘托、补充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4.即兴伴奏的能力

即兴伴奏能力是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能力和素养,它能够塑造艺术作品形象,丰富作品内涵,创造意境,营造艺术氛围。与正谱伴奏不同,即兴伴奏强调瞬间反应能力,要求教师根据艺术作品内在表现需求,在旋律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快速灵活、精准无误地编配并演奏契合作品节奏特点、韵律风格的伴奏曲,以做好配合工作,提高钢琴伴奏的艺术效果。因此,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艺术修养,增强快速伴奏的能力,能够熟练地在键盘上弹奏24个大小调,提升快速转调能力,精准地掌握音阶、音程、和旋的连接,根据艺术作品表现需求,转换节奏类型和风格,适应灵活多变的伴奏实践需求。

结束语

钢琴伴奏本质上是融合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于一体的综合技艺,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钢琴伴奏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成为高校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效果的优劣,更体现着钢琴伴奏教师的伴奏技能与音乐专业素养的高低。因此,钢琴伴奏教师作为声乐艺术传播和教学的重要执行者,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效发挥钢琴伴奏的教学效用,推动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慧秋:《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艺术教育》2013年第11期,第81页。

[2]陈蓉:《谈视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地位及其作用》,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3。

[3]石校昆:《师生互动 琴歌飞扬——试论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81-84页。

[4]胡毓芳名:《浅谈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第12期,第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