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段论述简洁而深刻地阐明了教育的本真及其当代使命。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守望好当代教育的本真,我们必须努力从中华民族的精神族谱中寻求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用长征精神守望教育本真,正是当代教育从红色文化中找到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

近年来,伴随教育改革的东风,在教育事业整体上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逆风而行、偏离教育本真、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比如:固守应试教育陈规,唯分数至上;只顾教学,不顾德育;只看学生学业成绩,不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奉行偏激教改的现象,唯形式至上,只顾变换教育教学外在形式,不顾教育教学内在规律;只求所谓的特立独行,不求科学合理育人,哗众取宠,大肆进行教育教学形式改革。这些偏离教育本真、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亟须用长征精神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精神内容来匡正和规范,使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方向上来,正如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青少年成为人格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使教育回到遵循教育的科学性、特殊性的本真上来,让教育不再图热闹、瞎折腾,严格按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去做,不再强求学生千篇一律,也不再对学生拔苗助长。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生态出现偏离教育本真、违背教育规律的状况,迫切需要用长征精神来纠正和重建。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诱惑下,教育环境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摒弃、对真善美的摒弃、对社会公平和公正等核心价值的摒弃等现象,致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三维教育关系不够和谐。同时,社会上盲目蔓延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思潮,对世界观还没有定型的许多青少年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他们身上出现了某种崇尚功利、自私自利、自由散漫、贪图享乐等不健康倾向。这些偏离教育本真和教育规律的严重不和谐社会问题,也亟须用长征精神中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奋斗等内容来匡正和重建,使教育生态快速回归到文明和谐、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正确轨道上来。

时下的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精神缺钙的现象:如理想信念缺失、意志品格软弱、吃苦精神滑坡、爱国情操淡漠、集体观念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长征精神的内涵明确包含着当前青少年亟需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信仰。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开发长征资源,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教育价值,将长征精神的学习和实践融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长征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基本上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培育和融入:

1.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关键。这种理想信念始终激励着红军战士在革命的大道上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并最终创造了世界革命史上的奇迹,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实践长征精神可以很好地树立自己人生的理想信念,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可以坚持自我,不受社会上各种不良欲望的诱惑,不被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所打倒,坚定自己正确的价值追求。青少年应该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决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长征胜利得益于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使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了悲观情绪,创造了让世人瞩目的奇迹。在社会转型、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青少年在教育中的思想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当前用长征精神教育青少年,可以使他们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生活在当下和平年代的青少年存在自理能力差、心理素质不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和实践长征精神不仅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而且可以抵御享乐主义的侵蚀,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精神和心理基础。

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生动的一次爱国主义壮举,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这种伟大无私的爱国情操,使得红军战士在革命严重受挫时,依然坚持革命的理想信念,在重重的敌军包围中依然冒着生与死的考验坚持向前。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使命,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最终获得了胜利。青少年要承担起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大任,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就必须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4.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红军在长征途中谱写了一种个人服从于集体,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标准,是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通过学习和践行长征精神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可以正确地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民族利益相矛盾时,学会顾全大局,以集体和国家、民族利益为先。

5.具备开拓创新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开拓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期青少年应该必备的素质。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实践长征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可以很好地培养自身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并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追求与梦想。

6.拥有自我牺牲精神。长征精神告诉我们,自我牺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体现。当前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实践长征精神中的自我牺牲精神,可以使他们勇敢地抵御金钱物质等有害思想的侵蚀,重视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7.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组织纪律性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铁一般的纪律使红军战士团结拼搏,协调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为抵御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当前青少年应通过学习和践行长征精神,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做遵纪守法的人,做团结奉献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教育出具有长征精神的学生,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首先掌握长征精神内涵及相关教育理论,使教师首先践行长征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能够以身作则展示长征精神,为学生示范怎样将长征精神融入于日常的行为习惯当中。作为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必须自身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展现出甘于吃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从管理、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等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实长征精神教育,在教学中才能切实渗透长征精神教育。因此,用长征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教育,是助推教育坚守立德树人本真的主要抓手。

长征精神已历经实践的检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范畴中的经典内容。对于学校来说,长征精神是否能对其切实发挥教育价值,还在于学校文化建设中是否能够处处彰显长征精神的文化品质及元素。换句话说,要使长征精神真正能够助推教育坚守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使长征精神的教育价值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在学校文化中渗透长征精神内涵。用精神影响精神,用文化影响文化,这是长征精神影响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学校物质文化中渗透长征精神的文化内涵,使学校物质文化具备引领一切教育行为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本真的功能;二是在学校精神文化中注入长征精神的文化元素,使学校精神文化发挥凝聚人心,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真的作用,即要在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方面进行内涵渗透;三是在学校制度文化中,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渗透长征精神的文化元素,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彰显弘扬民族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如果做不到这些,长征精神就不会深入到学校教育的灵魂,如果不能把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到文化层面,长征精神也只会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肤浅的符号,教育教学活动也只会是一种形式、一个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