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教育者,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经常可以在校园或大街上看见一对对早恋中学生的身影。经过长期观察、多次接触此类学生后,发现早恋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现将其根源、危害及处理方式作以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一、早恋现象的成因

1.社会原因。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市场也随之开放,一些书刊、影视、网络等传媒大量大胆地宣传爱情及西方性生活自由的观念,特别是黄色书刊,三级片,黄色网页的冲击对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诱惑力,致使还缺少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求和模仿。

2.生理因素。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明显呈早熟趋势。生理发育的半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导致青少年在中学就有了对性的蒙眬渴求,愿意与异性交朋友,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生理变化只是性的萌芽时期,带有很强的盲目性。

3.心理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够健全完善,教育模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中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弱,家长和学校不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有苦无处诉,心理长期处于空虚,孤单,压抑状态,渴望纯真的爱情,希望找人倾诉,这种倾诉有很强的隐蔽性,不会随意向家长、老师或同性朋友吐露,在这种情况下异性就成为了最信任、最可靠的倾诉对象。

二、对早恋现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中学生的爱情与成人以婚姻为归宿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中学生的早恋是盲目的,不成熟的,是青春发育时期的少年在一定的认识层面上和特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对此老师和家长应当依据社会发展形势、学生发育特点及其心理特征,对其进行循序渐进地教育,为此我们应明确以下几点:

1.用科学的发展观与学生一起探讨“爱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对异性充满健康思想,形成一种良好的交往模式,以互励为交往目的,学习对方的优点,帮助对方改掉缺点、错误。转移学生的交往内容,帮助这类学生理智控制情感,认清人生价值,与异性适度、健康交往。

2.树立学生崇高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让学生明确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其次,加强学生的社交修养,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开阔中学生的眼界、视野,拓展中学生的人际社交面,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对人生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兴趣。

3.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特点,能够成熟、理智地控制情绪,坦然面对异性。提高中学生心理教育辅导水平,用健康的观念和知识武装自己。完善校纪校规、法制观念建设,净化文化环境,防止文化污染,坚决杜绝黄色书刊、影视、网页等不道德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给中学生一个宽松,健康的发展空间。

4.善待已发生的早恋现象。有人说“教师的语言是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深地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对待早恋的问题上,作为老师应在尊重学生的人格、隐私权的前提下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认识到恋爱的危害性,提早悬崖勒马,理智处理自己的情感,顺利度过这一段青春迷茫期。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对待已发生的早恋现象切忌粗暴对待,冷漠处理,讽刺挖苦。

古人治水尚知用疏而不是用堵,堵,水患加剧,疏,因势利导。同样,对于中学生的早恋采取压制或回避的态度是一种最为愚蠢的办法。罗素曾说:“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同禁令的严厉程度是成正比的。”一言以蔽之,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中学生的早恋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这一教育问题,我们最终要做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