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有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一、拓展教学内容,促进目标达成

学生品德的形成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教师必须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补充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活动材料,使活动内容更贴近本地学生的生活,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比如《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身残志不残”板块主要讲述了刘涛、霍金等残疾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故事。这一板块旨在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这一板块的教学,执教老师没有仅仅止步于课本中提供的中外名人事迹,而是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布置学生课前广泛搜集残疾人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从中外名人、如皋名人、身边的平凡人三个层面任选一种搜集。由于学生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课上的残疾人事迹报告会也就精彩纷呈。在一件件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面前,孩子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这样的调整,教学目标没有变,但学生达成目标的深度显然不一样了。学生认识到不仅名人是这样的,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中也不缺乏身残志坚的故事,学生受到的感染就更深刻了。

二、整合教学内容,促进目标达成

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或放弃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或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情感规律,也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比如一位老师执教的《祖国妈妈真伟大》一课,第一课时确立了如下目标:1.通过欣赏图片、介绍风景名胜,领略祖国的风景之美,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2.通过具体数据、诵读儿歌,了解祖国的面积之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了达成目标,执教老师将教材58页和59页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我觉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去感受祖国面积之大,学生的时间、空间概念不强,达成目标的难度就比较大。如果先从旅游谈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学生在感受祖国风景之美的基础上再去了解祖国面积之大,也会相对容易一些。针对教材“展示台”板块中提供的祖国风景名胜图片,执教老师进行了再选择。因为教材中台湾的日月潭、香港的海洋公园等离我们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看到。执教老师就重新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图片,如桂林山水的图片(这是学生刚刚在语文课文中接触到的)、哈尔滨雪乡的图片(这是《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美景图片是熟悉的、有感觉的,更能激发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活化教学内容,促进目标达成

品德教材虽然图文并茂,但是静态的图文很难对学生感官造成强烈冲击。品德课最需要的就是凭借多元手段去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从而实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或借助多媒体手段,或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或让学生粘贴板报,活化教学内容,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想想他们的难处》中有一个无臂演员的日常生活图片和小资料,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难。教学过程中,执教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到了一段黄阳光真人演示洗脸、刷牙、洗澡、切土豆丝的视频。真人演示的视频比书中的图片带给学生更强的震撼效果,孩子的感受更深刻。在进行残疾人事迹介绍时,执教老师播放了我们如皋的无臂奇人石晓华的采访视频,当看到石晓华表演口书时,教室内静得只听见呼吸声。当石晓华展示完“自强不息”的口书作品时,学生被彻底震撼了,对石晓华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被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深深感染。显然,活化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震撼。

事实证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品德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我坚信:“以学生为本”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