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和自身条件限制,一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同时,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幼儿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需要将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置于首位;同时还需要与幼儿的年龄、心理因素相结合,实施安全保健教育,从而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途径重点应抓好五个方面:

一、通过环境创设,提升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是幼儿日常活动的物质环境,与幼儿的学习、成长关系密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物质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利用生动直观的宣传挂图宣传消防安全,在楼梯转角、消防栓、电源插座附近张贴安全标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幼儿的安全意识。在幼儿活动区域,教师可以设置“生活角”,放置一些供幼儿取阅的图片、绘本等,并放置小剪刀、指甲钳等教导幼儿正确操作。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减少幼儿由于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

二、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教育幼儿不能携带小刀、针、扣子等危险品进入幼儿园;在吃饭过程中不能大闹和大声说话,要细嚼慢咽以防呛食;不能吃过冷、过烫、变质的食物等;幼儿日常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从细节教育做起。例如培养幼儿正确的穿衣习惯,懂得根据温度和天气变化加减衣物。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系鞋带、扣扣子等简单技能,以防鞋带、扣子松动引起幼儿跌倒。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短时间教会幼儿技能,但是必须通过长期培养,才能促使幼儿形成良好习惯,这也是幼儿教育任重道远的重要意义。

三、结合成长特点,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对于抽象的道理理解不够透彻,纯理论的讲解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采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将安全教育、自我保护等教育内容制作成PPT,带领幼儿观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例如以《爸爸妈妈不在家》制作的课件,教育幼儿一个人在家时不能轻易为陌生人开门,不能爬高、爬阳台,不能碰电源插座和煤气灶等危险设施。通过课件展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强化。

四、开展相关活动,强化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因此成年人会给予幼儿周到全面的安全保护,而幼儿也习惯于接受家长老师的安全保护,因此形成习惯依赖,以至于自我保护能力受到抑制。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建立主动自我保护意识,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活动进行实践,则会为幼儿安全教育拓展新途径。例如每周开展“我是安检员”活动,幼儿可以轮流担任安检员,对幼儿园的活动室、玩具、游戏场地等进行安全检查。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好安全检查的内容,幼儿则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不安全因素可以立刻报告老师,如果发现其他幼儿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进行纠正和报告。通过安检员活动的开展,幼儿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对其自我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利用家园互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不是幼儿园单方教育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家长、社会等多方配合。因此,教师需要与幼儿家长多加沟通,幼儿园也可以利用家长会开展双向讨论,在幼儿自我能力培养问题上达成共识。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提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法,也可以征求家长意见,对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改进,在双方的密切配合下,建立起覆盖从幼儿园到家庭的全面安全教育环境。只有获得家长支持,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安全教育的支持,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但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其世界观、自我成长意识的形成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固然需要家庭、幼儿园提供周到的安全保护,但是更需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