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新任务,而是德育传统经验的延续和发展,与传统不同的是更系统、更全面、更具有时代性,是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和纲领。师生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实践也不能盲目随意,必须有一定的计划和规范才能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显现成效。“新要求·大实践”正是倡导中小学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性主题。2014年“六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新要求”正是根据这一精神提出的,主要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以及“三爱”教育(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和“三节”教育(节粮、节水、节电)的内容。关于“大实践”活动,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环境教育五大主题教育,并提出中小学从五个方面开展德育实践活动。1.课堂延伸实践活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文化氛围等。2.走进经典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经典赏析、民俗体验、传统节日、艺术赏评等,强化实践效果。3.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通过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理想教育、公益活动等,提升实践作用。4.研学旅行实践活动,通过红色旅行、走进博物馆、走进实践基地等活动,深化实践作用。5.自强自立实践活动,通过生存技能培养、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节俭品德养成、家政服务体验、科技活动探索等,升华实践作用。中小学按照“新要求·大实践”主题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要注意活动的系统性,把这些主题活动有序地安排到教育教学计划中。在省教育厅的推动下,全省各地中小学积极落实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主动实践的灵魂。宝鸡市“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德育行动、西安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等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