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的修建受到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自然因素的很大影响,这种生存方式是先民适应自然环境的创举。窑洞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可谓之会呼吸的“生命建筑”,其与环境相容共生,有着其他建筑类型难以获得的生土性建筑优越性。地坑窑院是窑洞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分布于豫西、晋南、关中、陇东等北方黄土地区。其中关中地区的地坑窑院多位于渭河北部的台塬之上,塬上黄土层厚度可达十米到三四百米不等,黄土是“由风搬运沉积的第四纪陆相粉砂质富含碳酸钙的土状沉积物,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①,这样的土质受人工开凿而不易崩坍,故地方民众巧妙利用黄土直立边坡稳定屹立的特性而向地下发展院落,形成地坑窑院(图1)。而土壤的热传导能力较差,地坑窑洞顶部及侧壁皆有厚土层覆盖,使得洞内温度总是落后于外部变化,故地坑窑又有冬暖夏凉、恒温恒湿等特点。为收集雨水,院中通常挖一口深约10米的渗井,井口上缩小成一小孔,比地面略低,这种井称为窖。地坑窑洞是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地域地理、气候适应性的产物,具有原生态建筑绿色环保、亲近自然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