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不完全等同于今之天文气象,其本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天”的图像。秦汉之间虽然已有天象学,但仍与祭祀占卜有着密切关联。殷商时期的卜骨刻辞多有日食、月食、彗星等天文现象的记载,且用以祈祷天神、地示、人鬼。《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直至两汉时期,通过《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对天文现象作出较为详细的总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天象学”。《二十八宿天象图》是我国迄今所见最完整的大型彩绘天象图壁画。画面上部代表天空,下部代表大地。天空以日月星辰、祥云和仙鹤为主,辅绘二十八星宿、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星宿和四神之说代表着两汉儒学中盛行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灵宪》载:“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 ⑤《史记·天官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而圣人统理之。”⑥可见,汉代的天象图虽关乎农耕生产,用以测算农时,但更注重天象与人事、天道与人道之间的互相映射。如汉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即人的形体、气血、德行、好恶、命运甚或喜怒与天数、天志、天理、天之冷暖寒暑相符,两者相互感应交融,继而死后世界的大门也必然通往“虎豹九关”的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