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高新一中,已经整整14年了,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而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一个亦小亦大的故事,一个短暂而漫长,机械而温情,关乎一代人的未来,关乎一群人的精神的故事,带2014届7班的故事。

泥泞跋涉始见真纯,汗泪泼洒终见芳华

距6月25日五十天了。日子依旧静静流驶,当嘶喊化作了静默,当疾驰化作了徐行,当热烈化作了冷静,当激荡化作了安和,我的天空也随之风烟俱净、云淡风轻了。

2014年6月25日,对于我,一个做了二十多年老师的人来说已经铭刻在我人生的坐标轴中了。

迄今,我依然无法描述那一天的十二点之前以及之后,我是如何忐忑、惶恐、期待、希望,又是怎样狂喜、快慰、不甘和遗憾。不是我不想渲染,是我无力表达。所有的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尘封的日子不是用来观赏的,是用来思考的,定格的日子不是用来膜拜的,是用来沉淀的。

回望,有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说光阴荏苒,但我还感到了其中的荒芜。如此漫长而又如此短暂的一年,给予了我太多的情思、情感和情怀。怕回望,是怕再看到一路泥泞的踉跄与艰辛;可是,又忍不住回望,因为在漫漫人生路中又有几人体会得到汗水泪水凝结而成的芳华。对啊,迟子建这个可爱的女作家不是也赞美过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吗?虽然我们经历的事情不同,但是我们却有一样的情感。所以,我还是很想感谢过去的这一年的光阴,感谢和我一起写下这光阴的故事的人。绝无矫情,毫无伪饰。

只缘感君一回顾,从此思君朝与暮——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从2001年踏入高新一中至今已整整14年,8届高三的经历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每一位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高新一中能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强大,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皎校长是高新一中的灵魂,尽管已经高龄,白发苍苍,她仍坚持站在高考第一线,和为自己梦想奋斗着的孩子们一起迎接着人生中的重大时刻。记得高考前夕某天,朱校长和我说皎校长明天要见见孩子们,向孩子们嘱托高考的注意事项,平稳孩子们的情绪,为孩子们鼓劲。而她又担心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复习,所以第二天,这位年迈的老校长特意早早地在早读前就来到了教室,拿出害怕因为年龄大记忆力不好漏说了关键点而提前就认真写下的稿纸,一字一句向同学们说出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告诉他们不要紧张,天道酬勤,我们付出所以我们收获。我时常想,也许这样的老教师、老校长正是高新一中能够成长,直至脱颖而出的原因。晨光熹微,她的身影是高新几代人传承不息的灵魂。

王校长是我们老师心中最亲爱的人。接手这个班时,王校长和我谈话时只说了:“英子,你好好干,没有问题,你一定能带好这个班。”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校长对我的极度信任。只缘感君一回顾,从此思君朝与暮。随后的一年中,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她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替我解决。父亲母亲生病住院,校长都会时常关心问候,亲自探望,我生病时,她立刻联系医院,并派人送我去医院,并不时打电话询问检查结果。高考一天一天地临近,她每次见到我,从来不问班里怎样,学生怎样,而总是问我家里怎样,老人们身体如何,我自己身体怎样,儿子在大学好不好……她总是说,“你们已经尽力了,考好了,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考不好了,责任在我!”这种担当意识,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压力。自主招生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班孩子成绩不理想,确实让我和我的老师团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我真的觉得愧对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心情非常沉重。就在最艰难的时候,王校长来到我办公室,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英子,你和你的团队尽力了,你们的付出我和全校老师都看在眼里,我们不会责怪你们。坚持下来,给孩子们和老师们鼓劲,咱们用裸分去赢得高考!”望着这样的校长,听着这样的话语,咱们能不继续拼搏努力吗?!

来到这个学校整整14年,今年和朱校长的接触是最多的,她对我的信任、鼓励、支持、言传身教、关怀、工作的具体指导,让我一生难忘。每天一大早就能看到她的身影,挨着教室查看孩子们的情况,每天都会问我们身体怎样,有什么问题需要她来帮忙解决的。我最佩服她的毅力,拼搏精神和洞察力,如果她发现学生的问题,就会及时给我们提出来,一起想对策来解决。每次大练习成绩出来,都会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好坏在哪里,用什么对策来提高成绩。她的指导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每次家长会学生会之前,她都会具体告诉我们说什么,怎么说更妙,怎么做,而我们只要听了她的话去做,就会感觉很轻松,效果也很好。即使大练习成绩不好,自主招生失利,她也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们,总是说相信我们能想出办法来提高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生斗志和拼搏精神,坚信我们不会差。她的血压有时候高达180,还是坚持行走在教学楼上,鼓励老师,观察学生,为学生的成绩提高出谋划策。多少次看着她的背影,我都默默告诉自己,再苦再累,我们都可以坚持!

张校长也经常会出现在教学楼上,询问学生情况,给予指导,及时给我们搜集信息,使我们更好更及时地了解高考动态。学科自主招生,都是她带着学生在各大高校奔波,为给孩子们争取加分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尤其是高考报志愿时,为了动员更多的学生报名校,尤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让孩子的一生不留遗憾,她干脆在我们四楼办公室坐镇,亲自去说服学生报考,从早到晚,忙到水也顾不上喝,饭也顾不上吃。在她的精神感染下,许多很难做工作的学生都被她做通了,报了好学校。我在旁边看着,感动、感激、佩服至极!

年轻漂亮聪明的年级组长李翔老师,这一年也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总是用自己的智慧帮我点化难题,也总是用自己的自信告诉我们:坚持到最后,上天一定会给我们最好的回报!政教处对班级工作的中肯的指导和肯定;教务处惊人的及时的试卷印制、成绩汇总和暖人心窝的阅卷水果;总务处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小到一根笔芯大到考场分布;电教室、实验室给予我们无条件的支持;门卫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末(只要有学生,就有他们的安保在),给学校的每一个部门的领导和老师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见面的一声鼓励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都给了我们前行极大的勇气。因此,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和这个高新一中大家庭分不开的。

铁血丹心照月明, 一世英名一世情——完美的团队合作

能够走到今天,有我们这一帮可爱的老师。我想说,或许,我们每一个人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在一起,就可以缔造最好的!

2014届7班组成之后,我们6位老师个个铁血丹心,明月可鉴。我们和班里53名孩子们绑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59人的大家庭。我们美化了我们的办公室,盆盆鲜花绽放,就是不知名的小植物在这个温馨友爱的办公室也长得枝叶繁茂。我们制定了齐心协力要追求的大家庭的目标:让更多的孩子完成高中阶段的梦想!有了这个目标,我们6位老师密切协作,互相关爱,鼓励支持。每次大练习成绩出来,我们都会坐到一起分析每一学科的得与失,而且哪一门课没考好,大家会坐到一起,分析原因,提出方法,除了大家一起来鼓励这位老师外,考得好的学科老师还会主动提出来把作业减少,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弱科;谁的成绩不理想,拖了大家的后腿,大家从不抱怨,只有互相更关心。记得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出来那天,我们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成绩不理想。朱校长和李翔老师都不忍心来告诉我成绩,6位老师心情都异常沉重,当时的我接近崩溃状态,在班里给孩子们说这个消息时,自己泣不成声。王校长,朱校长还有李翔老师来到我身边,鼓励我支持我,给予我极大的信任鼓励。那天晚上,我调整好了心态,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条短信:最近大练习成绩在稳步提升,我们可能有些骄傲自满了,这次失利应该是件好事情,在及时提醒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出漏洞,及时弥补;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埋怨责怪任何学生老师,如果要埋怨,我是班主任,一家之长,我应该负全责。我们要振作起来,给学生信心,鼓劲,向最终目标高考冲刺。第二天我更早去学校,镇定自如,脸上挂满了微笑。我给班里孩子们做了动员工作,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斗志,告诉他们要愈挫愈勇,让孩子们更努力,更拼搏,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言弃。任课老师们也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及时给孩子们做工作,使他们尽快摆脱失利的阴影。得到老师们的鼓励与信任,孩子们看起来更懂事了,吃苦精神拼搏精神也更强了。记得那天晚上我收到了我们班王润泽妈妈的短信,大致内容如下:今天孩子回来,我说给李老师打电话了,问你自主招生失利的原因,没想到儿子大发脾气,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只想到你儿子!我们老师是最难过的,你应该去安慰她!听完儿子话,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觉得很欣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真心感谢老师,孩子在那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从那以后,孩子确实埋头苦学,最终被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实现了自己上北京大学的梦想。

肩负学校的重任,我们一丝一毫不敢懈怠,总是互相提醒,我们要再努力,再拼搏一把,不留遗憾。记得去年12月份,一直以来的严重咽炎终于在我坚持了几个月的沙哑教学后高调爆发了,彻底失声,脖子一圈的淋巴结肿大了,办公室几位老师也都生病了,廖老师嗓子痛,头痛,咳嗽,血压也高,吴传博老师和李卫东老师也严重感冒几次,赵田老师发烧,邓凯老师嗓子痛,脚扭伤……此刻,我的内心有着对未知病情的恐惧,有着对同伴的怜惜,有着对学生的担忧。此刻想起来还胸口生疼。大家这么付出,就是为了这个班级能好,为了这个我们深爱的学校,为了我们自己的事业。

在这个特殊时期,天气每天也是阴沉沉的,学生也学得疲倦,在大练习中一次次被打击,找不到成功感,满脸找不到笑容,真是黑色12月啊。可是我们,尽管都生病,但是全部带病坚持上课,无一人请假,而且课间午休答疑,照常进行。我大着脖子,哑着嗓子,给孩子们说,看看这些拼命的老师们,为了成就你们的梦想,连命都不要了,你们应该振作起来,和老师密切配合,再坚持一下,曙光就在前头。我知道,我们六个只要在一起,就是孩子们屹立不倒的榜样;我知道,我们六个只要能坚持,我们的孩子就能坚持!我们六个和53个孩子互相搀扶着一起走,什么都不必说,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想来,是有一些悲壮。7点前,廖老师,赵田老师都在往教室赶,就想哪怕用十分钟,再把自己的学科抓一下。晚上晚自习前,老师们都不回家,给学生们答疑,直到学生都坐下来没有问题了,大家才被我劝回。赵田老师经常晚上在办公室答疑、义务辅导学生到11点半才离校;每周三下午理综训练完,已经忙碌监考讲评完的廖老师、吴老师、邓老师,顾不上吃饭休息,立刻开始改卷,直到改完才回家;我只要有事情,李卫东老师总是给我说:“你走吧,我看着,放心。”我们可爱的五位老师最爱说的就是:“英子,走吧,有我们呢!”想到这些,我不想说这就是崇高,也不想说这就是高尚,因为一切都是这么自然而然,谁也不想刻意表现什么。我们几位老师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经常会同时出现在班里,有时候还和孩子们开点玩笑,逗得孩子们很开心。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极度地感染着他们,再苦也能坚持下去,这种吃苦精神也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六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相处融洽,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很多孩子回去给家长说:“我们太爱这个班了,同学们团结,老师们相处融洽,整个感觉就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真舍不得毕业。”高三虽苦,但是孩子们感觉很快乐,学习更加主动了,拼搏意识也增强了。

为荣誉而战,这是我们一直的想法。也就是为这荣誉而战中,我们结下了一世情谊。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浑然一体,斗志昂扬的七班

我的带班理念是:“谦虚学习 踏实做人!”“默默地忍受,积极地配合,高度的执行力!”这是高三一年中我不断重复告诫孩子们的话。“为胜利而来,为理想而拼”是我们的班级口号。

我们班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信任老师,高度的执行力。高三(7)班的执行力不是仅仅局限于某几个人,而是整个班集体人人共进。跑操,晨读,答疑……只要是校长,老师推荐的,提及的,认为好的,适宜的,七班都会将其当作一条班令去执行。哲人说:“做一件事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做同一件事却很难。”而七班却在高三这一年中坚持做着老师要求的每一件事。无论这些事对高考,对成绩有无实质性的帮助,同学们都相信老师,听从老师的建议,去将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就拿跑操一件事来说,高三时间紧,负荷重,很多时候孩子们将锻炼的时间用来休息、答疑、或者做题,但是他们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于是我们班同学在课间操时间集体跑步,从不间断。孩子们的身体、意志、班级凝聚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是强大的班级凝聚力。高中同学是最刻骨铭心的挚友,高三同窗尤其。七班胜,不是胜在个别人的出彩,而是胜在整个班集体的优秀。我经常告诫孩子们:“一个自私的,不懂得分享的学生是走不远的。”七班的同学在高三一年互帮互助,同学间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成绩失利痛哭流涕时身边的同学总会是最贴心的伙伴。从备战高考的历练中走出的高三(7)班,不是高考场上的竞争者,而是战友,是同伴。同窗手足,即是此意。

三是与老师及时的沟通调整。面对高考,每一个人都会紧张,会失措。所谓与老师沟通调整,并不仅仅局限于成绩不理想时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反思。高三(7)班的同学真正做到了对自己负责,有思想,有条理的高品质复习。在听从老师指导的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不是一味被动跟从。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如此尽职尽责的老师,能够积极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认真配合,将效果发挥最大。

四是坚持不懈的毅力与耐力。高三是一场漫长也短暂的马拉松,正如高三(7)班一年不曾间断的晨跑,咬着牙,拼着一股劲,就是要做到最好,就是不相信自己会在这最后临门一脚上失败。我告诉我的团队和我的学生:“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棒的!”孩子们就坚信他们会是最棒的。刚强,坚毅,不受外界环境所干扰,这是每一个学生的作风,更是七班的班风。孩子们以老师们为范,努力再努力,一天天拼搏。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回报,坚信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道理——天道酬勤。到最后,成功变得理所当然,天命所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付出必有回报

一年来,我们重任在肩,丝毫不敢懈怠,以校为家, 亦苦亦乐,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师生一心,所向披靡!经过一年的拼搏努力,我们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全班53名孩子,25名孩子被清华北大录取(今年清华和北大在陕西省总共录取253名孩子),5名孩子被录取到浙江大学,2名上海交通大学,4名南京大学等,成绩最低的孩子也被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全班平均成绩677.62分。其中袁之泉同学以716分名列陕西理科第二名(状元717分);赵雅歌同学以713分名列陕西理科第三名;杨荣湉同学以708分名列陕西理科第五名。陕西理科前5名,我们班3人,占60%,名列全省第一。理科710分以上,全省4人,我们班2名,占全省50%,名列全省第一。700分以上我们班4名(全校5名,占全省23.8%,名列全省第一);695分以上也就是全省前50名我们班有10名孩子,占全省20%,688分以上,也就是全省理科前100名我们班17人。

当然,我们也有遗憾,毕竟一分之差,让我们失去了全省理科状元,几个平时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还有几个孩子因为体检没通过,而失去了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机会。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但是我想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再细致努力一点,帮助更多的孩子步入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