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三维拓展办学思想的提出

我所在的西安高新一中是一所仅有20年历史的民办中学。20年来,我们不断地学习、追求和探索,不断地积攒着自己的文化自信,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价值指向和存在方式。今天,我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这就是“为时创新,人尽其才”。

“为时创新”是我们的基本战略和原则,“人尽其才”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在实践这个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条路径,这条路径用数理概念描述也许更为清晰和明确,这就是“三维拓展办学思想”。我们认为,办学思想应该是立体的、三维的、时空交错的。具体来说,是从“高起点、新体制;高标准、新思想;高质量、新方法”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和拓展。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提出的依据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的提出,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考量,也是我们长期沉淀和思考的结果。

首先是基于对我国当前中学教育现状的认识和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很快就发现,与真正的现代化教育相比,我们欠缺的是创新的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

事实上,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展示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当教师把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用同样准备好的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给学生时,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个个只会等待听讲、等待灌输的头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被抹杀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知识灌输中,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现状也促使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寻找新的出路。

其次是基于对国外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分析与借鉴

当代国际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更新,但总的趋势,对人的培养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型的培养。

美国1989年提出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突出强调改革美国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培养国民的创新能力。

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可以说也是围绕如何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能力”而展开的。

韩国1996年发表了《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方案,突出强调教育要培养国民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固然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但是,对国外教育新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我们还应该汲取和借鉴。

再次是基于高新一中创办、创业、创新历程的思考与提升

1995年,在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高新一中起步了,当时开发区的政策是,一不给钱,二不给人,三不干涉。我们选择了民办机制,选择了全员聘用制。1995年开学时只有一栋教学楼,师生餐厅是用牛毛毡搭起的小平房,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我们不断地思考,最终认识到,只有“为时创新,人尽其才”,办出特色,才能成功突围。

“为时创新”,就是做在当下,抓住时机创新,形成“压力能创新,理想能创新,实践能创新,课堂能创新,求真能创新,时时能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文化氛围;“人尽其才”,就是让教师充分施展才华和能力,就是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具体来讲,就是把“为时创新,人尽其才”的理念融入到“高起点、新体制;高标准、新理念;高质量、新方法”中。正是出于以上三种考虑,我们提出了三维拓展办学思想。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实践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有生发的现实背景和充分依据,有实在的基本内涵。

(一)高起点,新体制——管理体制的拓展

创业之初,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创品牌。高新一中一直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下功夫,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低职高聘,学校没有闲散富余人员,因岗设人,人尽其职。在成为高中示范校后,我们借国家第八次课改浪潮的东风,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层级上动起了脑筋,果断提出了搭建 “一体两翼”特色教育发展的新架构。

什么是“一体两翼”呢?“一体”,就是以高中课程为主体,为培养高、精、尖人才夯实基础;“两翼” ,一是在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目标是拓展国际视野;一是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形象思维。

1.以高中课程为主体

我们从学生、学科、学校、社会发展四个角度进行需求分析,探索学科交叉,摸索学科模块排列与重组,建构高选择性、现代性的学校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评价从分数引领、竞赛引领迈向“志、趣、能”引领,让不同潜质、不同需求的优秀学生在课程选择中明确志向、激活兴趣、认识与开发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在课程体验中提升现代素养与体悟现代精神。

2.国际课程架起与世界接轨的桥梁

高新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西安的重要引擎,聚拢了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多元的家庭背景构成教育需求的多元化,这部分家庭对儿女的教育既有本土化的文化需求,又希望接受融中西文化精华于一体的教育。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我们不再满足于和国外进行项目的简单交流,于是引进国际课程,引进外教参与高中课程常规教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成熟的教育理念,构建中外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探索体验式教学方式,成为了学校“创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1998年开始,我校各年级每周都开设一节英语口语课,授课内容有国际规则、国外风土人情介绍,观赏美国情景剧、制作电影海报等等。让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思考了社会,逐渐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如外教《苏菲择偶》一节课带给学生的关于婚姻、爱情和异性交往的启示。

3.艺术教育鼓起多元发展的风帆

这些年来,我们非常重视数理化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忽视了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所以,搞科学的人也应该懂一点艺术。

首先,创新教学设计,实现艺术延展。

美术课的创意设计,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椅子作为媒介,进行设计创作。通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第一,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极富个性的创意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那些往常同一性的依葫芦画瓢没有了,雷同的设计在这儿看不到了。第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漆画、镶嵌、拼贴等多种工艺美术门类延展到了椅子设计上,如历史课程中“漆画”还只是个名词,学生在这里就动手真实体会了制作一把传统漆器椅子的过程。

我校的民族器乐在教学中更多地融入传承性与时代性元素。古筝社团在演奏《渔舟唱晚》时,给古老的民族乐器上增入了伴唱、吟诵、舞台表演,将传统艺术作品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例如:老师在讲热带雨林植物时,请来了地理、美术老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由地理老师指导学生从气候的角度去分析,一组由生物老师指导学生从植物学角度去讲解,另一组由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素描。最终,学生从三个方面完成作业并进行交流,形成了跨学科学习的延展。

数学课在讲“绘画与几何”时,将数学的几何学原理与绘画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探索中同时开发了数学的逻辑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

其次,艺术社团精品化,面向全体参与。

高新一中学生艺术社团屡获国际大奖,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的、具有专业水准的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戏剧社;有凭兴趣自发组建的腰鼓社团、艺术社、陶艺社、摄影协会、魔术社团、街舞社、民乐团等等,共几十个,种类繁多,人人参与。盛大的社团秀是年度“文化艺术展示节”的重头戏,是展示社团活动成效和成员别样才华的大好时机。

第三,做学生的粉丝,为学生的成长喝彩。

艺术教育孕育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成就了我们的学生。

学生要拍电影,我们请专家给辅导、办公益首映式。1200余张影票被一抢而空,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公益儿童寄养机构。

学生要开公益演唱会,我们调课,给学生腾出时间。学生们用门票收入购买文具用品,捐赠给了西安市儿童福利院。

这些大型活动,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排练到后期协调,从演唱歌手到音乐制作到舞台布景,从策划宣传到印制海报门票全部由学生自行组织,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达到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陶情,以美健体的目标。

(二)高标准,新理念——教师文化的拓展

高新一中办学20年立德树人,凝练出“敬业奉献、爱生如子、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它是我校师德的魂。我们的教师文化的拓展,指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精神的传承。在我们学校提倡“像亲人一样相处,像新兵一样工作”,提倡“家文化”。

我们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在我们的“春晚”当中。

1.爱生如子,师表风范

高新一中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爱的群体里,教职工的共同心愿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时和离开学校后,都能感到幸福”。

这里的教师可以不顾自己生病的孩子,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学生们;

这里的教师自己没有时间吃早点,却把鸡蛋煮好带给那些因家远来不及吃早餐的学生;

这里的教师宁可自己淋在雨中,也不让参加高考的孩子淋一点雨;

这里的教师眼中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教好的孩子;

这里的教师为每个孩子制订适合于他自己的奋斗目标,让每个孩子成功。

“爱生如子”是高新一中学校精神的核心,“不爱学生的教师一个不要,不爱学生的管理干部一个不要,不爱学生的炊事员一个不要”。

近几年,在高新一中,从名牌大学学成的高新学子回到母校任教的例子已屡见不鲜,最近又有两位分别从北大历史、中文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向学校提出,要求回学校当一名教师,因为她们始终忘不了母校老师对她们的爱和关怀。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这是叶对根的情意,也是高新一中“爱生如子”的魅力。

多年的实践,在高新一中达成了一个共识:

人格需要人格的培养;

感情需要感情的投入;

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

2.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除了常规活动外,学校还通过与大学的深入合作和国际化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学校在2000年和2003年分别和华师大合作举办了研究生课程班,2009年又委托北师大为学校骨干教师和干部开设“教育博士研修班”。

我校与华师大科教合作研究中心携手,成功举办了三次全国“聚焦课堂”。

例如:学校每年把不同学科的教师派往多个国家考察学习,每个教师都有“作业”,从学校管理到课程设置,从课堂教学到家庭作业,从社区服务到研究性学习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在国外姊妹校授课,讲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学校还经常邀请国外教师培训机构来校。每年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来校进行了为期6周的科技创新培训,邀请东南亚区域语言培训机构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三期、每期168课时的培训。先后四次邀请美国大波士顿教育培训中心来校,专家通过做报告、上示范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和我校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

受业何须尽信书,

益思更在自探求。

不信弟子不成材,

浅言必成雄才秀。

这是我校一位老师在参加国际培训时所赋的一首藏头诗,当他朗声念出 “受益不浅”的时候,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热烈的掌声,不仅因为这位老师的才华横溢,更是因为此语道出了参与培训老师们的心声。

3.构建高效课堂,铸就卓越品质

我校大胆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特有的探究式、开放式、思辨式三种教学模式。

首先,探究式教学模式。

比如化学课是一门以试验为主的科学课,教师常常创设情境,以实验疑问为切入点,在探究实验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然后揭示定理或结论。我们的老师曾经上过《原电池》一课,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改进,不断研讨,最后在小组的研讨下设计出一个可以持续放电、效能很好的电池。这名教师曾经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看到学生用自己设计的电池给自己手机充电,带动音乐贺卡为一个学生庆祝生日时,所有的人感动了。

其次,开放式教学模式。

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跽”到底是什么样的姿态?历史博物馆中“跽坐人陶俑”形象地表现了“臀部挨踵,直腰挺胸”的姿态,让学生一目了然。高中语文教材《菩萨蛮》写女子妆容“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眉”是什么样的?面对历史博物馆中大量收藏的唐三彩仕女俑,学生就有了直观而清楚的了解。

老师带学生到太白山蒿坪自然保护区上地理课和生物课,面对复杂的地质地貌、植被和人文,听老师和当地专家的讲课,学生兴奋异常,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是思辨式教学模式。

在《生活与哲学》课上,经过师生的激烈讨论,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提出了八种种法(观点)。

(三)高质量,新方法——学生潜能的拓展

1.学思结合的一流课程

早晨,随着高远幽雅的古筝曲,我校的孩子们开始了20分钟的写字教学,还有每周三播放的《新闻周刊》,华为公司的工程实验课……这些课程是我校汲取美国学者兰祖利教授 “三元丰富模式”理论在校内开展的三类活动,挖掘全体学生的天赋和才能。

第一类活动是一般探索活动。

第二类活动是集体培训活动。

第三类活动是个人或小组对现实问题的探索。

这三类活动具体到我校,分为六种:

一是基于基础;

二是基于探究;

三是基于挑战;

四是基于创意;

五是基于整合;

六是基于应用。

举例来说,在第五基于整合方面,我们邀请军事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的高级专家,分三年九期为学生讲授“国家总体安全”、“传统安全”、“政治与文化安全”、“经济与资源安全”、“科技与信息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和“时代使命与担当”等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现在学校利用高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将人才培养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建立起了联动机制。四个学段在人才培养理念、管理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有机渗透和整合。同时又以高中为纽带,与大学共同进行“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携手大学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

2.因材施教的学生指导体系

我校围绕学生自主成长、个性发展、挖掘潜能、全面提升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因材施教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第一,全面指导。

我校将学生发展指导分为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和生涯指导三个领域展开。学业指导包括促进学生学习适应、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动机、学习策略、应试技巧等方面;生活指导包括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生活意识、形成良好行为规范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乐观心态、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生涯指导包括开展促进学生了解自我、认识教育、了解高校和专业、了解职业、认识社会发展、制定生涯规划、掌握求职方法、提升实践能力等。

第二,全员指导。

学校实施了“导师制”和“导生制”。

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校全体教职工担任导师,共同参与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生涯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和指导。导师制要求导师定期召开讨论会,探讨学生在学业、生涯规划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指导,定期上交会议记录和工作小结。导师制开展四年来,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导—学”关系,根据个性差异与学业水平差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学校还积极建立“导生制”,使之成为“导师制”的重要补充。学生进入高二年级后,参加的第一项实践活动就是担任高一新生的“导生”。在迎新活动中,他们负责带着学生从报到注册、走进教室、寝室开始,帮助新生了解校园环境,熟悉学校一日常规、校园活动行为规范,交流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经过导生的指导,新生很快消除了陌生感,迈过了磨合期,融入了新环境,开始了新生活。

第三,全方位指导。

高新一中的学生工作坚持德育为先,品行高尚,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开展了三大组群活动:如高一以“养成和意志品质教育”为目的,侧重于生活指导;高二侧重于学业指导,策划“职业和社会体验”为主题的国、内外实践体验活动;高三以“磨砺”、“感恩”为主题,侧重于生涯指导。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进行,并认真研究活动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3.知行统一的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实践,即做。我校知行统一的实践体系包括海外实践、创业实践、公益实践、研究性学习实践四个方面。

第一,海外实践。

学校率先在陕西省拉开了中学国际交流的序幕。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8所学校结为姊妹校。其中和美国姊妹校交流时间是半年,已经坚持了17年了,公派留学的半年中,学生在学校像美国学生一样上课学习,放学后完全融入到美国住家的生活中。

2005年,我校几名公派美国留学生在美国波士顿政府举行的欢迎会上,用流利的英语演讲了《我的祖国》《美丽的西安》《现代化的高新区》,深深打动了当地官员,获得当地政府嘉奖。这次演讲在波士顿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当地媒体予以报道,使美国人对西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高新区引来了十多家投资商。高新区招商局的同志高兴地说:“还真不敢小瞧!”

2012年,我校在美国加州赛格斯高中交流学习的师生,受当地一所大学邀请,参加了该学区为各国留学生组织的本国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时值钓鱼岛问题及其敏感的背景,和不远处日本展示台相比,我们的学生亲和、真诚而不失原则的交流,赢得了众多不同肤色人群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孩子们觉得自己似乎成了宣传祖国的小大使,不但更好地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国,个人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验。他们说,来到了别人的国家,才更思念和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就更想为祖国多说些话,多做些事。

在高新一中交流学习的经历让美国学生也收获很大。美国学生阿瑞尔在高新一中学习汉语半年,回到美国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美国基础教育应该向中国学习》。此论文在该生报考耶鲁大学时得到认可。2006年,胡锦涛书记邀请耶鲁大学100名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阿瑞尔就是其中的一个,并且给前来参加汉语学习的100名耶鲁大学的学生介绍了他自己到高新一中学习的经过。

第二,创业实践。

2012年,在高新区优秀企业志愿者的帮助下,我校引进关于经济、商业的JA课程,学生们组成了六个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子网站、环保文具、校园杂志等。冯鑫源同学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公司成立到运营中的最大收获:“收起棱角,团队合作。”企业家评价学生公司 “你们能够清晰把握市场脉络,欣赏你们”。

第三,公益实践。

学生经常以志愿者身份,到公益机构做义工。学生组建的“关爱行动小组”,被西安市政府授予“慈善先进机构”称号。

第四,研究性学习实践。

我校为学生搭建了多个实践基地,如在千阳县农业示范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面对现代化栽培技术,我校学生提出:现代苹果产业与机械化应用的巨大资金投入,是否能收回成本?现代化栽培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数倍的产量,在这样追求产量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保证苹果的质量?在高科技现代化的栽培技术中,是产量重要还是质量更重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面对我校学生一连三问,称赞选题和所提出问题的深度已超越中学生的认知范围。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的价值和魅力

当高新一中的实践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时,一些教育界人士、社会舆论和家长不无担忧地说:“高新一中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高考成绩呢?”事实胜于雄辩。素质教育为学生“树德”,国际交流为学生“开眼”,而文化课成绩则为学生“插翅”。因此,高新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非但不降反倒稳步提高。

(一)三维拓展办学思想的社会认同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是教育实践的新探索、新尝试、新创新,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诚如学生家长在2015年高考当天有感而发,给我发的一封邮件: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起了大早送儿子上考场,考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当和儿子一起来到考场门口时,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并不完全是因为儿子十几年苦读,今天要最后一搏,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看见了让我和儿子终生难忘的一幕:高新一中高三的所有带课老师和校长,整齐地站在考场学校的大门口,为每一位同学发准考证、拥抱,对每一位同学交代着、祝福着……

我静静站在老师们的身后,被这样的场景感动着。儿子在高新一中学习的三年里,每一次家长会,每一次和老师们的见面,都会让当父母的触动,班主任李老师把男学生叫儿子,把女学生叫姑娘,一声声的呼唤,叫到了父母的心里。每次家长会每一位老师和校长千叮咛,万嘱咐,啰啰唆唆交代家长们在家里如何如何配合,家长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儿子在家里谈论最多的是老师:妈,我们李老师说了,我最近进步很大,以后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妈,我们语文老师,给我们写了一封信,说高考会是所有考试中最简单的一次;妈,我们物理老师给我们唱了一支歌《相信自己》,每一句都不在调上,就为了缓解我们考前的情绪;妈,我们化学老师调侃我,说要给我介绍我将来报考大学的漂亮学姐认识,嘻嘻……

昨天下午也是这样,带儿子看考场,全体老师站在考场门口,给同学们交代,儿子悄悄告诉我说我们李老师专门买了一个大红色的包,装我们的准考证……

现在正在高考,默默为孩子们祈福,儿子的成绩无论好坏,似乎变得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高新一中的三年里,从这些全省闻名的老师身上学到的那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定影响他将来的事业和生活,让他受益终生……

美国布鲁克兰中学教育总监Dr. William H. Lupini:对于每年秋季来我们布鲁克兰中学交流的西安高新一中的学生们,我们对他们印象深刻,当然是他们的学术能力和他们在我们高中课堂上的表现。老师们一遍遍地报告他们发现高新一中学生学习习惯是非常棒的。

学校建校15周年时,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在发给学校的贺信中说道:如今的高新一中大大超过了人们对这所新诞生学校的最高期盼。它是高新区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作出了贡献,给开发区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二)三维拓展办学思想的教育效果

富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付诸实践,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首先,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

教师积极主动挖掘教材的内涵,如数学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教师不仅考虑到本学科教学的合理性,也关注到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经过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共同探讨,同时走访了物理学科的同仁们,他们认为应该把必修4的内容紧接在必修1之后,理由有二:一是可以保证函数教学的连贯性;二是有利于同时段的物理教学,因为这个时段的物理学习需要三角函数的知识,同时对矢量的理解有较高要求,而数学中的平面向量对学习矢量很有帮助。教师们自做教具,设置情景,还有的老师把政治课搬到了法庭上。

专家评价说:高新一中有着一支嗷嗷叫、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其次,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活力,培养了一大批有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胡衡(艺名:胡小健),99届校友,著名音乐制作人。代表作: 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主题曲《唱的响亮》;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主题曲《快乐你懂的》。

严青,07届校友,曾荣获香港凤凰卫视举办的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季军,现为凤凰网签约主持人。

倪闻天,08届校友,现为电影界预告片知名剪辑师,代表作品有《小时代》、《爸爸去哪儿》、《黄金时代》等。

孙见坤,10届校友,是复旦大学“博雅杯”征文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等奖获得者之一,在央视“开心学国学”比赛中进入决赛。

张屹然,我校2015届学生,在2014年3-5月,时尚杂志《红秀》“谁是造型高手”全国比赛中,成为当季的全国冠军。《华商报》对此进行专题报道。

孙玮泽,我校2016届学生,是学校人人皆知的“小发明家”,2015年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该奖项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荣誉。孙玮泽目前已拥有16项国家专利,获得国内外40多项科技创新大奖。

魏思铭、王湃鑫,我校2016届学生,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联赛”全国总决赛中,夺得中文场冠军。

此外,我校还涌现出了一批校园小作家:

李勇剑,我校2016届学生,爱好写作,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为其作品《童年是一首歌》作序称:这本书可以当成研究少年语文教育与少年心灵成长的范本。

2011年,郑州养老院给高新一中送来一面锦旗,对高新学子的匿名捐助表示感谢。原来,一名学生将自己积攒多年的5000元零花钱,一次性捐给了郑州养老院,而且不肯留下姓名。前来送锦旗的人问我:“你意外吗?感动吗?”我说:“我感动,但不意外。”

我校2007届毕业生林常乐在全球GRE考试时,获得了第二名,是中国学生的第一名,新东方给他奖励了2万美金,他把这2万美金捐赠给了和朗朗一起演奏的盲人女孩,据说,这个盲人女孩也被美国一所学校录取,没有奖学金,生活困难。让我欣慰的是,这种爱心在学校得到了传承——陕西新大酒业为2013年高考文理科状元高羽洋和王鹏宇各捐赠一万元人民币,王鹏宇和高羽洋又将获赠的奖金转赠给母校学弟学妹中的优困生。

是啊,在全方位的熏陶感染和正面激励下,高新一中孕育出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新之花何止这几朵。高新一中的学生们具备了同龄孩子少有的社会责任感。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走得更远。

第三,三维拓展办学思想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极大提升。

近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稳居陕西省前茅,2006年-2013年,我校连续八年培养了11名高考陕西文理科“状元”,近年来,555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国外升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04年-2015年,7名学生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800余名学生考入世界名校。

三维拓展办学思想,在我校践行以来,已经显现出它独有的价值和魅力,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三维拓展办学思想是我校在探索高中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中的新尝试、新实践,还会遇到新问题。

没有新高,只有更高;没有高新,只有更新。因此,我们要继续恪守“为时创新,人尽其才”的理念,赋予三维拓展办学思想新特色,不断充实其新内涵,张扬其新亮点,特别是要不懈追求教育的恒久性、终极性内在价值,使教育真正走出单纯为升学服务的误区,真正回到育人的原点上,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

(王淑芳,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校长,西安市政府首届督学,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第十届“三秦巾帼十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