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让学生天天与书见面、时时有师指导、常常与人交流,年年月月与书为伴,实实在在喜爱阅读,真真切切提升素养,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近两年的探索。探索中,我们逐渐明晰了自己的思路,并将其命名为——“课外阅读课内化”。所谓“课外阅读课内化”就是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品进行指导交流,并使之成为我们教学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具体做法如下:一、茫茫书海,循序渐进——读书要有序列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强调,读书要一步一步来,“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还是扎扎实实前进为好。他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这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因此,我们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列了一个渐进表,以帮助我们为学生确定书目,从而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二、漫溯青源,有法可依——阅读要有方法指导

还是朱熹语“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需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再有“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因此,若想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就要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方法的指导,使其运用恰当的方法学会阅读,读有所获。

三、星辉斑斓,各抒己见——课外阅读要在课内交流

每一本书都是精彩的,而每一个学生又如一颗小星,在茫茫宇宙绽放自己的小小光芒,这小小光芒,只有与大家在一起才能呈现斑斓之美,所以学生读过的书,我们一定要保证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的积累与理解得以施展,自己不知的内容也可以及时得以补充,读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爱读的书会越来越多。为保证课外阅读课内化,我们首先从时间上做出细致安排:每周三晚上为“读书日”,这一天不留书面作业,只布置所读书目及内容;周末再安排一次读书内容,规范学生的读书时间,加大学生的读书量;为了使这两次阅读能够有所收获,我们分别在周一和周四安排了两节读书交流课,同时周四晚上为读书笔记时间,可将前一天或其他时段所读内容进行整理摘抄。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好课堂交流活动。我们的交流方式相对灵活,有时是问题竞答,有时是话题讨论,有时是感悟分享,但更多的是由学生担任小老师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交流。

四、破茧成蝶,读写结合——读书要与写作相结合

读写结合首先符合阅读心理过程。 就阅读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一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前一个“回合”是基础,后一个“回合”是提高,特别是后一个“回合”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阅读教学已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

其次读写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靠积累、靠模仿、靠内化、靠积淀。根据儿童的“模仿性” 特点,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读写结合的“中介”;根据儿童的 “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这一心理上的需要;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课程标准》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读写结合”,但它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这句话其实讲的就是读写结合。感悟积累是什么?就是通过阅读来吸收,来积淀语感经验,来积累语言材料。运用是什么?运用就是倾吐,就是表达。

我们阅读了那么多中外名篇名著,若能将其与写作练习起来不是更好吗?于是读写结合也是我们“课外阅读课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海量阅读的一个归宿点。例如,背诵了《笠翁对韵》,我们就利用交流课指导学生试写对韵句子;看了《爱的教育》,我们就指导学生写自己班的《爱的教育》。如今,已经有不少同学都写了自己的小说,并且印成书册,就像真的小说一样,每每捧着那装帧精美的小说时,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就油然地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孩子们就像一只只蛰伏在茧壳中的小蛹终于积攒够了力量,破茧而出,羽化成蝶,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飞舞。

“课外阅读课内化”让语文课变得厚实了,广阔了;让学生的读书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也让学生由读到写,在一片书香中静静地,静静地走向更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