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重视并引入英语教学,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这种重要性往往又会演变成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英语知识的需要。作为一门语言学习,教师关注的是词汇、语法,关注的是词、篇、章的理解,而更多的时候,教师的努力也几乎完全放在与英语相关的问题解决上。教学实践表明,仅仅关注英语本身是不够的,小学英语教学要关注“非英语问题”。

一、英语学习兴趣首先是语言的兴趣,然后才是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真理在实际教学中似乎总找不到扎根的地方,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理解决定着教师的努力方向。笔者以为,英语学习兴趣首先应当是语言的兴趣,其后才是英语学习的兴趣。建立这样的认识,是将英语学习置于学习这一更为宏观的认识之下,是想让同行和学生认识到,只有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才会对英语学习有兴趣。英语学习与语文学习不一样,其更多的是“倒退”到咿呀学语的阶段,去重新学习一门语言,因此26个字母的教学就成了这一语言学习的基础,教学经验表明,学生此时是感兴趣的,又往往会迅速地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模仿发音的过程,不感兴趣的是一遍又一遍的背诵默写过程。往深处看,这里的感兴趣与不感兴趣,是分别指向学生与教师的,学生对英语语言有了兴趣,但这一兴趣却被不当的教学行为给破坏了。从这个角度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而不是破坏学生的兴趣,是将学生对语言的直觉兴趣引导向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英语教学情景首先是英语的情景,然后才是英语教学的情景

英语教学情景的创设也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这里实际上也存在英语情景与英语教学情景之分。笔者以为,英语情景首先应当是指向英语的,其后才是服务于教学的。

笔者在某知名儿童英语教学的书上看到这样的一个例子,说国内小学英语教学在涉及到生日Party的例子时,教了许多的句子,如This is a blue cap; This is a yellow cap等,但事实上这样的句子到了真正国外孩子的生日情景中时,一句可能都用不上,因为人家的生日情景中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样的英语运用机会。其实这种情形英语教师也是比较熟悉的,现行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情景都是“人造”的,都是从需要学习的英语内容中“倒推”出来的,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符合知识逻辑,却不符合生活逻辑,自然也就不符合真正的英语学习需要。

那么,真正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英语情景如何创设呢?笔者以为这不是一个难题,教师自己或者教师带领学生能够从一些英语原版动画、原版著作中去体验即可。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这应当是一个课后阅读反哺课堂英语教学的过程,在学生到了四年级之后(笔者所用教材是三年级起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些原版的书籍,看一些原版的英文动画(这可以从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上寻找得到,考虑到版权问题,这里不一一罗列),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有很多外国孩子过生日的情景,有很多外国孩子超市购物的情形,熟悉这些情景并设计成教学所需要的学习情景,是促进学生走入语言情景的有效手段。

三、英语学习自由首先是学习的自由,然后才是英语学习的自由

小学教学是面向儿童的,而面向儿童的教育无法回避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小学英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学习的关键之一是“儿童作主”,笔者将此理解为小学生学习的一种自由,并且笔者还认为对于小学英语学习而言,只有满足了学习的自由,才有可能收获英语学习的自由。

儿童天性喜欢自由,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才特别讨厌无穷无尽的背诵与默写,笔者经过观察与调查,发现即使是英语基础很弱的学生,在课后或生活中总会偶尔冒出一句英语,这说明他们是有着明显的英语学习与运用的意识。认识到学生存在这种意识并保护之、促进之,才是满足学生学习自由需要的关键之举。

学习兴趣、教学情境与学习自由与英语没有直接关系,但却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效果,关注这些“非英语问题”,有助于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与环境,以让英语这棵小树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