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人们借助微信、微博等可以很快了解和传播信息。不仅如此,在文艺领域也同时出现了微电影、微小说、微剧本、微故事、微诗歌等。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微”的浪潮,例如“微课”竞赛的风靡等。2014年北京市语文高考将作文一分为二,增加了10分的微作文,篇幅要求在150字到200字。由此,笔者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也为儿童在“习作”中开辟“微习作”,以此激活儿童的习作兴趣,发掘儿童的习作潜能。实践证明,“微习作”是一种有效的儿童习作范式。

一、微习作:内涵及特质

所谓“微习作”,是区别于传统习作的一种新习作范式。顾名思义,“微习作”为一种小型习作,它具有篇幅小,写作即时,耗时少,针对性强等特点。微习作能真正让儿童的习作成为“我手写我心”,让儿童细致地描摹外在的景与物,细致地反观内在的自我,反映出自我的喜怒哀乐,进而让自我的思想、情感得到真性表达,让自我的内心得到真实的袒露。

二、微习作:创作与表达

俗话说,“一叶知秋”,儿童习作同样如此。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事物、各种事情,它们都潜藏着巨大的写作资源。因此,教师要引领儿童发掘、采撷,要让儿童将枯燥的人和事生动地入文,用“微习作”培养儿童的写作兴趣,激活儿童的写作潜能。

1.观察型“微习作”。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为此,教师要引领儿童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日常生活,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要培养儿童拥有“使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本领,让儿童善于发现。例如,班上的一位孩子在家里“观赏鱼池”里观察金鱼,小金鱼的游姿给了儿童很深的印象。他记录下了这样灵动的片段:小金鱼的尾巴犹如一片叶子,在水里自由摇摆。一会儿浮上水面,一会儿溜到水底,一会儿钻到水草间,一会儿躲到假山后。在这篇“微习作”中,小金鱼游水的动姿被几个动词“摇”、“浮”、“溜”、“钻”、“躲”刻画得非常逼真。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写作的自由,孩子是不能写成这样灵动的文本的。

2.调查型“微习作”。

儿童的“生活世界”异常精彩,要让儿童潜入到生活内部进行了解、调查,进而形成丰富的写作素材。儿童的阅历丰富了,写作自然水到渠成。例如,班上的一位孩子跟随妈妈到市场里买东西。回家后,孩子这样写道:走进菜市场,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一进菜市场,才真有一种人山人海的感受。菜市场里有三个区:蔬菜区、水产区、禽肉区。妈妈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我是“肉食动物”,当然想吃肉啦。于是我们来到禽肉区,有香香的牛肉、鲜鲜的羊肉、白里带红的猪肉……试想,如果孩子没有深入市场的调查,又怎么会知道菜市场的区域?又怎么能感受到菜市场的人气?“调查型”微习作,让儿童逐渐从教室的“象牙塔”走向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如此,儿童才能真切了解到“万花筒式”的社会生活。

3.体验型“微习作”。

体验型“微习作”珍视儿童的独特感受,尊重儿童的真切体验。写作时要引领儿童对经历的事情进行捕捉、审视、提炼、加工,进而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型”微习作让儿童追寻一种“如其所是”的描述,这是一种生活体验本身的还原,是一种搁置各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例如各种成见、偏见、管见等)的描述。例如,班上的一位孩子在“微习作”中这样描述他所感知、体验的夏天的“热”:夏天非常热,知了在树枝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小狗伸出了“舌头”,就连我这样顽皮的孩子也躲进了屋子里,家门前的土地都被晒裂了嘴巴。一个“叫”,一个“伸”,一个“躲”,一个“裂”把夏天的“热”的体验表达得十分真切可感。读者也宛如进入了那酷暑难当的炎热的夏天。

儿童的“微习作”创作有诸多方式,除“观察型微习作”、“调查型微习作”、“体验型微习作”外,还有诸如“评论型微习作”、“想象型微习作”等。在“微习作”创作中,教师不要给儿童任何框框,不要给儿童任何限制,而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自然状态、自由状态进行自觉创作。如此,写作将渐渐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