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词悄然兴起,且呈愈演愈烈之势,那就是“校园足球”。校园足球是指将足球引入校园内,通过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从而让学生在快乐足球中健康成长。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现状点击】

1.学生足球兴趣缺失。现行的小学体育教学多注重于运动技术教学,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下,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不是很浓厚。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于在绿茵场上奔跑追逐非常反感,甚至厌恶,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校园足球”的开展缺少兴趣。

2.学校足球师资缺乏,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部分人对于足球的理解、足球技巧的掌握是不足的。教师自己都不能很好地进行足球运动,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足球教学了。此外,学校缺少足球运动的场地和相应的器材也是影响和制约校园足球开展的“短板”。

3.家长足球意识淡薄。现在的家长忽视孩子参加体育活动。除了担心孩子会耽误学业外,足球运动在对抗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成了家长不愿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一个原因。应试教育、独生子女现状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深刻反思】

中国虽是一个体育强国,但足球运动的现状却很不尽如人意。邓小平同志曾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中国足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小学开展足球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中国足球协会还特别制定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在最近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和突出的内容。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的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开展可以使小学体育教学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和竞赛中培养和形成运动意识与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校园足球”教学势在必行,志在必得。

【应对策略】

1.激发足球运动兴趣。激发学生足球运动兴趣是有效开展“校园足球”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最好的办法当属游戏。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足球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智能。首先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学的足球游戏,如带球过竿、运球射远等,以提高学生的灵敏性、速度性、准确性;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竞争性的、耐力性的游戏,如快速运球、大力推射等。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所学的技术安排相应的足球游戏。比如,在学习传接球时可安排“过障碍传球、不同距离接球”;在学习断球时可安排“抢球”游戏;在学习运球时可安排“曲线运球接力”;在学习射门时,可安排“点球大战”……这样,在玩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探索足球教学方法。首先是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玩足球人人都会,但真正涉及到足球知识和技巧,那就知之甚少,或者一窍不通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足球教学的要求,将足球运动的要点逐步进行讲解、教授,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学习,增强理论知识储备。其次是学生的练习。不管是学习哪种足球技术,都要督促学生加强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开展足球运动的目的。再次是比赛的推进。足球是一门竞赛艺术,需要通过比赛来推进足球教学的进程。在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足球知识和足球技术后,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小范围的比赛。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培养彼此之间的协作精神。

3.增强足球战术意识。从狭义上来说,“校园足球”归根到底是要进行比赛的。因此,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的战术意识尤为重要。教师在平时的足球技术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要根据比赛场上情况的变化,灵活地采取多种战略战术,将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技术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告诉学生,练习这些动作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战术”意识。

陶行知先生在极其艰苦的社会环境下,想出各种办法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而身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时代的我们,更应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校园足球”运动,使学生在欢乐的校园内,踢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