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称赞语进行回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然而称赞语的回答语却形式多样。本文分别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角度,分析了称赞语的回答语的交际模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察不同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回答称赞语时的表现,得出以下结论:认知因素和文化差异在称赞语的回答语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认知因素和文化规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称赞语的回答语基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交际模式,这些交际模式在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维护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社会作用。【关键词】称赞语 称赞语的回答语 交际模式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理论

基金项目:2013-2015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活动与矛盾:以活动理论为构架的英语写作理论初探”,基金号:13K150;2014-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活动与矛盾:以活动理论为构架的校级双语写作中心研究初探”,基金号:14JK1594。

引言

对称赞语进行回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人们通过称赞他人以表达好意、尊重或关心,而被称赞者通常也会出于好意给予回答。然而,对称赞所给予的回答语往往不局限于单一的 “谢谢”;由于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差异,被称赞者所给出的回答语也多种多样。通过对这些回答语的语言研究分析,不难发现称赞语的回答语也遵循着一套独特的交际模式,以下文为例:一名中国人受邀前往一位美国朋友家做客,当看到主人漂亮的房子时发出称赞:“You have a nice house.”受到称赞的这位美国朋友也自然给予回答:“Thank you.”稍后在用餐时,美国朋友评价这位中国客人的英文很好:“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而这位中国客人却立刻回答道:“ No, no, please don’t say so.”

上文虽为个例,却能反映出由于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差异,人们对称赞语所给出的回答语可展现出不同的形式。鉴于东西方文化差别,在听到赞扬时,西方人的回答一般表现为接受赞扬,而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由于称赞语表现为一种礼赠性的行为,被称赞的一方必须按行为规范表示“接受”或“拒绝”。另外,由于称赞语的这种礼赠性行为还带有评价的性质,称赞语的回答语还必须表示对这种评价的“肯定”或“否定”(邹,1990);而这种“接受+肯定”或“拒绝+否定”的交际模式的形成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这些角度除了话语者自身的语言习惯和上文已经提到的文化背景差异外,还包括认知语言学体系下的图形—背景理论。

称赞语及其回答语

Janet Holmes (1986)指出,称赞语是一种话语行为,该行为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将某种荣誉或功绩赋予除话语者以外的个体,该个体通常为话语者的交谈对象,且该行为对于话语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礼貌不可避免的贯穿于整个称赞过程,而基于礼貌的一系列话语行为都有可能引发称赞,例如打招呼、友好互称和表达关心等。

导致称赞语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Wierzbicka(1987)认为,称赞行为的初衷多表现为善意,其基本功能体现为情感功能和社交功能,而非指示功能或介绍功能。这种积极的话语行为,能够在情感和社交方面增强交谈双方的一致性。所以,称赞语通常也被认为是社交关系的润滑剂,能够创造或维持交谈双方的和谐友善(Wolfson,1983)。同时,除了作为积极的礼貌手段,以表达善意和维护交谈双方的和谐外,称赞语在特定语境中也表示赞扬和鼓励(Holmes,2003)。通过对上千例称赞语的研究,R.K.Herbert(1990) 提出:有些称赞语的作用只是称赞和欣赏,而非增强交谈双方的一致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肯定(Holmes,2003)。另外,话语者也会因为羡慕对方所拥有的某样事物而发出称赞,此时,该称赞语的作用甚至是暗示对方将该事物赠予自己。综上所述,称赞语产生的原因或条件为:表达交谈双方的一致性,表达积极的评价,喜爱,欣赏或称赞,以及表达对对方所拥有的某样事物的羡慕或期望(Holmes,2003)。

前文已经提到,称赞语是一种礼赠性的行为,基于这一点,被称赞者作为语言交流的一方通常需要给出回答,这些回答语中分别可包括“接受”或“拒绝”、“肯定”或“否定”, 而“接受+肯定”或“拒绝+否定”已成为称赞语的回答语最为广泛采纳的交际模式(邹,1990)。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基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经验、观察和概念化方法。它是一种语言的逻辑认识观念。

Ungerer和Schmid把认知语言学看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是由三种方法表征的: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突出观(prominence view)和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其中,突出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2007)。而体现凸显观核心概念的即为图形—背景理论(Figure and Ground)。图形—背景理论是在大约一世纪前,由丹麦的心理学家Rubin提出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gestalt psychologist)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Ungerer & Schmid,2007)。通常情况下,图形(figure)有形,而背景(ground)无形;图形具有实物的属性,例如结构和均衡性,而背景无结构,无形状,无均衡性;图形总是在前景出现,而背景持续出现在后景中。总而言之,图形比背景更加凸显。心理学研究也已证明,图形更易辨认,且具有意义、情感和审美价值。在语言学领域中,它先被用于研究介词的位置关系,后被发展为研究其他句法关系,尤其是通过宾语凸显主语的理论原则。

图形—背景理论角度下对称赞语回答语交际模式的分析

针对称赞语的回答语中所包含的“接受/拒绝”及“肯定/否定”含义,下文将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通过几则实例,分析不同情况下,称赞语的回答语所体现出的“接受+肯定”和“拒绝+否定”的常见交际模式。

例1.A: That’s a good idea. How smart you are!

B: It has just come into my mind.

例1中,很显然,A在对B的智慧予以称赞。B的回答“It has just come into my mind.”含蓄表达了其对A所给予称赞的“接受+肯定”。从认知语言学下的图形—背景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主语充当图形的角色,具有凸显性,更易辨认;宾语成为背景,通常无形状,与主语相比凸显性较弱;而动词用以阐明图形和背景间的关系(Ungerer & Schmid,2007)。具体来说,在A的称赞 “How smart you are!” 中,主语 “you” 作为图形凸显,是A称赞语中的核心内容;而在B的回答中,主语“it”充当图形角色,而宾语“my mind”为背景,因此图形“it”凸显,成为B的回答语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例1中,B的回答通过转移主语,完成了对凸显性的成功转移,隐晦地表达了其欲接受称赞的意图。

例2.A: You are an excellent sailor.

B: The boat actually runs automatically.

例2中,A对B的驾船能力予以称赞。B的回答“The boat actually runs automatically.” 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遵照了“拒绝+否定”的交际模式,其实仍符合“接受+肯定”,但表达含蓄。对话中,A的称赞里“You”是主语,是称赞的对象,是图形,具有凸显性;而B的回答里主语变成了“The boat”,成为图形凸显,由于主语的转移,完成了对凸显性的转移,含蓄地表达了接受称赞。这里,B的回答也可用法国语言学家Tesniere的舞台隐喻来进行分析(stage metaphor):句子中各要素的组成就好像一部戏剧的舞台(Tesniere,1959)。这个隐喻中涉及了两个概念:第一是参与者—体积小,可移动,具有一定的肢体和心理行为。参与者通常为主语或宾语,充当图形;第二个概念是场景—全面广泛且相对稳定。场景通常为状语,充当背景。在例2中,“the boat”作为参与者,处于台上,是图形;而“automatically”是场景,处于台下,是背景。B的回答语通过 “参照物转移” (referent shift) (邹,1990) 将称赞语的对象由B本人转移到了船,巧妙地将自己排除在称赞的对象以外,表达出他的真诚和谦逊,而其回答语的核心模式应该为“接受+肯定”。

从文化角度对称赞语的回答语交际模式的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语言学不是唯一影响称赞语的回答语的因素。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的多样性也可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用来分析称赞语回答语这一普遍语言和社会现象。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人对称赞语的回答习惯也不同。下面为一则中国人对称赞语的回答:

例3.A: That’s a beautiful sweater you are wearing.

B: Oh, no. I’ve had this ugly old thing for years.

这样的回答在中文文化中很常见。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谦虚原则”,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所遵从的哲学和道德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信条。中国历史上,谦虚一向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在收到称赞时,人们倾向于淡化自己的成就,表达谦虚,而不是直接地接受赞扬。有时,太过直接的称赞甚至会让受赞者感到难为情,于是“不”便成为了中国人对称赞语最为典型的回答。然而“不”并不是对称赞语直接的拒绝,而是对收到称赞时的尴尬之情的掩饰。所以它也属于“接受+肯定”的模式。因此,由于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许多情形下,中国式的称赞语的回答语中,“接受+肯定”与“拒绝+否定”两种模式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然而,西方文化中常以简单而直接的“谢谢”作为对称赞语的回答。这并不表示西方人不注重谦虚,同样是因为文化背景原因,在西方文化中,谦虚和称赞语的联系不像在中国文化中那样紧密。相反的,如果称赞语的回答语过于中立或模糊,反而会让称赞者感到不舒服。所以“不”这一回答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典型,而“谢谢”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表现了回答者对称赞者审美水平的直接肯定。

结语

称赞语的回答语这种普遍的语言和社会现象具有其特有的交际模式,即“接受+肯定”或“决绝+否定”。这种模式在语言学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外部形式上保持一致,却在具体内容上呈现动态。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回答者可通过变换和转移称赞语句中的图形和背景,传递对称赞语的不同情绪,给出回答;而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自运用不同的语言方法,对同一称赞语的回答语也不同。

参考文献:

[1]F,Ungerer and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2]Herbert,R.K.,“Sex-based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 Behavior,”Language in Society,(1990).

[3]Holmes,Janet,“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New Zealand English,”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1986).

[4]Richard Tucker,“Complimenting: A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Sociolinguistics: The Essential Readings,(Eds.)Christina Bratt Paulston and G,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2003).

[5]Tesniere,Lucian,Eleme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Paris:Librairie C Klincksieck,1959).

[6]Wierzbicka,Anna,English Speech Acts Verbs:A Semantic Dictionary(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7).

[7]Wolfson,N,“An Empirically Based Analysis of Complimenting in American English,”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Eds.) N. Wolfson and E. Judd. Rowley:Newbury House,(1983).

[8]邹为诚:《论英语称赞语的交际模式》,《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