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塔玛拉·德伦皮特卡是20世纪西方著名女性油画家,她采取了“折中立体派”的画法、女性主义色彩、独特的构图方式以及把自身的光彩美艳、人情世故、绘画观念、个性符号等融入作品中,其绘画风格颇具特色,在西方艺术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关键词】塔玛拉 绘画风格 构图 色彩

塔玛拉·德伦皮特卡(1898-198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1916年,18岁的塔玛拉嫁给塔德乌什·莱姆皮茨基伯爵,过上贵族生活。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丈夫被捕入狱,颠覆了塔玛拉的惬意生活。塔玛拉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美貌和出色的外交手段救出丈夫,1918年离开俄国流亡巴黎。出狱后,丈夫精神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生活消极。为了实现自己“一生只过奢侈生活”的誓言,塔玛拉拾起童年引以为豪的画笔做一个职业画家,捍卫尊严。最初塔玛拉跟随布德尔学习绘画,接着又向德尼学艺,之后塔玛拉又接受了安德烈·洛特的指导。

经过5年的绘画研习,1922年她的油画作品开始参与一些沙龙展出,1925年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并引起欧洲艺术界的关注,崭露头角,被媒体评论界赞以“美貌新锐女画家”。她深思熟虑的刻画和严谨推敲的风格使作品具有了超越时尚、穿越古今、难以言说的品质,倍受观众喜爱。向她求取艺术作品的人络绎不绝,欧美的新贵阶层为拥有塔玛拉·德伦皮特卡签名的肖像画成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特别是1994年3月19日,《亚当与夏娃》在美国纽约公园大街502号的克利斯蒂拍卖行以198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再次奠定了塔玛拉在西方艺术界的地位。

运用“折中立体派”的绘画技巧

绘画风格是一个成熟艺术家绘画作品展现给观者的一种视觉感受,它是艺术家作品的视觉标志,也是画家的专属。绘画风格体现出艺术家强烈的个人特征及审美体验。大到一个群体的整体绘画技巧,小到个人的细微差别。

“立体画派”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主要流派,又称为立方主义,20世纪初始于法国。代表人物有塞尚、格里斯、毕加索、布列克、莱热等人。立体画派在绘画中常用灰、黑、棕、白等几种颜色,在构图上善于把主体与背景交互穿插,对物体垂直和平行的交错组合进行解析、重组,突出了平面化效果,从而颠覆了传统绘画中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具有二度空间感受,达到非理性主义的严谨,使得作品更加硬朗清晰。

为了快速进入巴黎这块“艺术圣地”,塔玛拉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比较间接、现代的绘画技巧。在立体主义画家兼艺术理论家安德烈·洛特的指导下研习“折中立体派”的绘画技巧。安德烈·洛特的绘画理论特别讲究用色,主张纯色作画,注重人物严谨态度和构图推敲,在青年画家中颇具影响力。

安德烈·洛特的绘画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塔玛拉,很快塔玛拉拥有了自己个性鲜明的绘画技巧。构图上借用立体画派对结构的严谨布局与形体的几何体现,追求形体的分析塑造、强调造型的力量与体积,拉开主体与背景的距离。色彩上又刻意汲取装饰艺术的性感与冷漠,注重形象的准确简括与情感表达,突出装饰绘画效果,她又把骨子里敏锐的色彩感受融进作品中,发挥色彩的美感,干净清新。

塔玛拉·德伦皮特卡的《亚当与夏娃》、《美丽的拉法拉》都是“折中立体派”技法的精彩作品。在《亚当与夏娃》画中,亚当、夏娃都被描绘成时尚青年,新潮现代,两人透亮的肤色散发着灼灼生机,夏娃拥有亮红的指甲、靓丽的红唇、金黄的长卷发,画面完全抛弃了宗教画中的传统面貌。没有先锋艺术家的胆识和勇于突破的绘画观念是很难创作出这类作品的。

具有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颜色感是艺术家所特有的品质与能力,每个人对色彩的体验各不相同,男女的色彩感受更是具有差别,女性比男性拥有更丰富的色彩细胞,女画家是天生的色彩感悟大师,色彩是女性画家在创作中重要手段。女性画家更是善于利用色彩表现自身细腻的情感。女性主义、女性色彩一直是绘画界讨论关注的焦点。在塔玛拉·德伦皮特卡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她在绘画上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努力挖掘内心深处的灵感,精心经营着绘画艺术,努力表现出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作品弱化了色彩得斑驳,丰富了立体画派的惯用色调,善于运用纯色表现,追求色彩艳丽光亮。性感的桔红、艳俗的大红、忧郁的蓝色、纯净的绿色、神秘的紫色……,强烈地展示了女性的特色。画中大胆运用鲜亮的纯色来处理人物服饰,突出主体的个性鲜活,用立体派的灰色调处理背景用色,一亮一灰,强烈衬托出人物形象特征。在肖像作品《音乐家》中,在现代工业建筑物的蓝灰色调的背景中,强烈凸显出橘色吉它与蓝色的礼服包裹下的金色酮体。鲜活干净的色彩彰显出弹奏者的优雅风姿、音乐家的身份特征,人物的分量在强烈的颜色反差下得到升华。

独创的构图样式

在艺术探索中,塔玛拉·德伦皮特卡提炼出更加现代、更加完美的构图形式。在对构图的推敲方面,刻意运用一种近景式或特写式构图形式,拉近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让主体人物呈S型占据前景位置绝大部分空间,利用阴影突出人物清晰轮廓与严谨造型。人物部分下肢分割出画面之外,难以区分他是半身像或是全身像。人物所处环境与背景被挤压到后面有限的空间。这种违背常规的构图形式让作品获得了新颖别致的视觉效果,色调庄重又合谐,在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等方面起到了毋容置疑的艺术效果。

特别是在为一些男性绘制肖像时,不管他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塔玛拉·德伦皮特卡把衣服处理成具有“法西斯分子”的坚硬服饰,肩膀的宽度全被夸大,失常又倾斜。她的这种构图形式潜意识地来自于曾经着迷的旧资产阶级男性权势和专横魅力在十月革命后的“不攻自破”。以至于在为这些曾经的王公贵族作画时,还得为他们借来昔日的军装礼服,才能使所绘男性在她面前放正姿态,掩盖当下的潦倒窘态。《侯爵Sommi的肖像》、《艾里斯多夫王子像》、《D·Afflitto侯爵在楼梯旁》等作品充分展示出她在构图方面的独创。

特殊的绘画标符

貌美冷艳的年轻女性成为塔玛拉绘画的标志。她们都是白肤、红唇、大眼的美女形象,鲜艳欲滴。或裸体或着衣或半身或全身或头像的方式呈现在画面上,人物肖像色彩鲜艳,散发着浓丽气息,吸引人的眼球。裸体作品中透亮的皮肤闪耀着梦魇般的光辉,猛烈地袭击着人们的视觉和感官。

画面中,手铐、服装、高楼大厦、帆船、鸽子、倾斜的肩膀、未完成的局部、背景中的物相变化等符号,在她的作品中都有特定的隐喻和暗示。这些符号,正是来自于塔玛拉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直觉感悟和情感历程,是她对社会人情世故、悲欢离合、大起大落的情感感悟,是日常所见、所思、所悟、所感的集中体现。

塔玛拉在处理尊贵人物画面的背景时大多使用垂直线构成的景观或现代化建筑物,而普通平民的背景尽量简化、弱化、模糊处理,以示社会地位的变化。背景中扬起的帆船表示少年青春,高楼大厦象征着人物身份的尊贵,手铐的出现表示束缚下的情欲挣扎,鸽子代表唯利是图的少女,晶莹泪珠、暗淡色调等预示出青春的消失和光阴不再的失落, 常在晚期作品中出现。《男子像》中未完成的一只手折射出主人公的不完美形象……塔玛拉在油画作品中运用这些绘画标志和符号象征了人的内心世界并形象地陈述出了这些情感内涵。

结语

塔玛拉·德伦皮特卡的“折中立体派”的绘画技巧、个性鲜明的女性色彩、独特的构图样式、特殊的绘画标符等使她的绘画作品具有别样的风格与魅力,在西方现代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将绘画与人文的结合、折射出的人情世故、奇思妙想的构图等都是当代艺术家,特别是女性画家需要借鉴和汲取的。她是一位聪明又成功的女性,她对艺术的执著、对美的追求、对绘画的探索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验和回味。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1979,第282页。

[2]陶咏白:《走向自觉地女性绘画》,《美术观察》1997年第3期,第45页。

[3]尹红:《中国女性绘画与女性意识》,《东方艺术》2005年第6期,第58页。

[4]李雷莉:《析当代中国女性油画创作的情感表现》,《艺术探索》2004年第6期,第30页。

[5]张哲:《浅析色彩情感变化的因素》,《科技信息》2009年第11期,第5页。

[6]陈珍珍:《体验与意识——关于女性绘画》,《美术观察》2003年第8期,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