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导致问题学生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学校教育而言,如何有效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的教育力量,帮助和支持问题学生积极有效的转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问题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和途径。【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构建 问题学生 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它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心理学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并力图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多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大学生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于中小学处于少数和劣势状态的“问题学生”的积极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较少。青少年学生因年龄小、心智不够成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出现问题更需要他人特别是身边重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如何构建问题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问题学生及其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1.问题学生

对于教育而言,问题学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和竞争压力增大,此类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加。比较各研究者的观点,人们普遍认同“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2.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支持。可见,积极的社会支持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构建积极人格的重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积极的社会支持应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积极的团体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使个体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缓解或应对压力带来的伤害。所以,对于问题学生而言,其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应该是包括父母、亲友、同学、教师以及学校、社区等积极的个人和团体给予的关怀和支持。

构建问题学生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1.问题学生“问题”产生并非单一因素的作用

问题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如智力、身体、人格等外,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往往过多地关注孩子自身的内在因素,而忽视了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外部环境。

2.问题家庭造就问题学生

有研究表明,家庭正常积极功能的发挥与青少年问题行为有显著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家庭气氛、父母的文化素质和行为习惯等,都对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据笔者调查显示,问题学生的80%以上出于有问题的家庭:祖辈同住;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单亲家庭;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矛盾频繁;父母不务正业,行为失范等。

3.师生关系不融洽

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教师和班主任普遍存在宠爱优生,训斥学困生,忽视中等生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氛围中,问题学生经受了太多的孤独、挫折:被教师误解,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当众批评或体罚等。他们要么对教师充满了怨恨,要么对自己失望,心理失衡,问题行为也就相应出现,甚至会愈演愈烈,导致犯罪。

4.国家培养目标对教育的要求

关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要把育人作为根本目标,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1]。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4]。

如何构建问题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指学校应建立一个问题学生学习支持中心。支持中心是为满足问题学生个别化的教育需要,关注每一个问题学生的成功学习和健康成长而建立的学习支持系统。该中心由特聘特殊教育专家、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科教师组成,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诊断、评估,并提供认知、情感和学业等全方位的教育干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支持中心以对问题学生教育为己任,通过与学校、教师、家长的多方合作来促进问题学生的有效转化。为了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中心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制定好支持计划(IEP),并将计划的内容和执行方案及时告知家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支持中心还要关注问题学生在普通课堂上的学习及表现,争取获得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2.三个支持

⑴家庭支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和熏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已经证明,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高度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家庭因素。西方心理学研究者Palmer的研究也证明,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教养方式越温暖越投入,其子女的不良行为就越少。因此作为问题学生的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家长应当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行为和思想上为孩子作出表率,在给予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支持外,还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家庭温暖、亲密、支持和爱,使孩子体验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愉快地接受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⑵学校支持:学校是继家庭之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场所,学校里的各种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学校应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创设有利于问题学生积极转化的有利环境和有效资源。

⑶社会支持:促进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发展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抵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力量要靠增强社会的积极支持力度。社会各界要自觉地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牢固树立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观念,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扫除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特别是净化学校周边的教育环境。社区应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去基层宣传心理学知识,或开设家长学校,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

3.六个途径

⑴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有责任对全体师生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在现有的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基础上,重视全员全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班主任、科任教师等都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推动者;除了开设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⑵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与孩子进行平等和谐的心灵沟通;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孩子。帮助问题家庭解决“问题”,实际是在推动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水平,实际是在发挥家庭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⑶落实好个别教育支持计划:个别教育支持计划(IEP)是指问题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评价、诊断、评估后所提供的认知、情感和学业等全方位的教育干预计划,是问题学生获得特别教育支持的重要依据和手段。IEP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学生在某方面现有的水平和状态;b.本学期要达到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c.所提供的服务和教育支持;d.对所提供的支持有评估、反馈和调整。支持中心将这一计划落实到人,并与学校、家长达成共识,以满足问题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使问题学生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能够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⑷建立家校联络平台:在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网络也为家校联络搭建了平台。支持中心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数字与网络媒介平台,把对问题学生的支持计划、实施过程及反馈意见等,及时地发送给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接受教育专家的指导,向支持中心反馈孩子的有关信息,以达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

⑸建构多元的评价机制: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和教师要改变单一的以分数评价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首先要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和报告制度;其次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即除了教师作为评价者外,还可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与目的,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通过评价及时准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明确努力方向;最后是评价方式多元化,即学校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采用测验法、资料法、问卷法、谈话法、观察法等。

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展多元智能,探寻自己发展的方向。问题学生通过活动挖掘自身资源,转化内部冲突,从而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问题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无论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从家庭的和谐,还是从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4]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5]阴国恩、曹瑞、徐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6期,第819-823页。

[6]刘毅、宗岚等:《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探索贫困生教育新思路》,《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65-66页。

[7]刘桂芬:《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371-372页。

[8]戴家隽、莫闲等:《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21期,第7-11页。

[9]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人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第67-69页。

[10]张剑车、王志勇:《构建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3期,第38-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