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创新。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与规范引入教学,使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有机结合,采用“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分组多次执行”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负责人何国荣(编号:SZJYB2014039);2014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何国荣(编号:GJ1403)。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自2008年举办以来,对于教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日益明显,大赛促进了学校的实训条件建设、培养出了更多技术突出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为竞赛作了长时间的训练,技能水平较高。然而,大部分未参赛的学生则没有机会进行专门训练。因此,职业技能竞赛的真正受益学生相对较少。由于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面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这样综合性、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对职业技能竞赛始终保持着“不关注、不参与”的态度。因此,如何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扩大技能竞赛的受益面,促进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研究技能竞赛要求,改革教学内容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项目源于生产实践,立足于专业基础,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项目竞赛规程体现出对操作先进设备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团队合作要求等,这些要求与电气工程师的岗位技能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技能竞赛背景下,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技能竞赛对学生提出的技能要求。通过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可提炼出相应的技能点,以此技能点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于提高大多数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大有裨益。

1.研究技能竞赛要求,找准技能点

职业技能竞赛方案是竞赛的基本要求和指南,对整个竞赛的准备、组织、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2011年、2012年、2013年的“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方案中均指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动生产线设备部分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和调整,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PLC编程、系统统调运行等工作,考核选手的自动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工程能力。”通过仔细研究分析竞赛方案和规程,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可以找到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所需要具备的6个技能点: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气动控制回路设计技能、PLC编程技能、HMI组态界面设计技能、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技能、伺服驱动技术应用技能。在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中就应围绕这6个技能点来设计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掌握知识,锻炼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则根据技能点的需要进行取舍,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2.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技能点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的配套设备是YL-335B实验台,该实验台共有5个工作站,这5个工作站既能够独立运行也能够整体运行。因此,本课程适合采用以技能点为核心、以生动有趣的教学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教学。以自动线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可设计6个教学项目,它们分别是:供料站项目、加工站项目、装配站项目、分拣站项目、输送站项目、全站运行项目。6个技能点是:传感器装调技能、气动回路装调技能、PLC编程技能、HMI设计技能、系统设计技能、伺服驱动技能。每个教学项目都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技能点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每个教学项目中,都安排有3个技能点,相邻两个教学项目的3个技能点中2个相同,1个不同,这样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基础的东西,通过多次训练加深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认识程度,从而快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分组多次执行”的教学方法在一体化实训室教学,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为完成任务而主动学习新知识、为完成任务而锻炼技能,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锻炼技能;教师则充当领路人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

“单项目教学”指6个教学项目按照教学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每次只完成其中一个。“多任务驱动”是指每个教学项目可分解为3个不同的任务由3组学生分别完成;这3个任务要求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相同,所需技能点不同。例如在“供料站项目”中有三个任务:“供料站的装调任务”、“供料站的编程任务”、“供料站的文档编写任务”,这3个任务将由3组学生分别完成。

2.分组多次执行,提高专业技能

“分组多次执行”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3次分别执行该教学项目中的3个任务;每个教学项目做3次,每次每个学习小组执行的任务都不同,做不同的任务则可以保持一种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每个教学项目中的这3个任务要求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相同,所需技能点不同。例如“供料站项目”将由A、B、C三组学生共同完成,在第一次完成项目时,A组学生承担“供料站的装调任务”;B组学生承担“供料站的编程任务”;C组学生承担“供料站的文档编写任务”;第二次、第三次完成教学项目时,A、B、C三组学生轮流承担相应的任务;通过3次教学项目的执行,既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项目的任务结束后,可从各个学习小组中挑选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学生,再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可以为参加技能竞赛作准备。

注重能力培养,改变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加专注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的考核评价不再进行理论考试,而是依据“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课程考核内容由“任务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其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60%、20%、20%。

“任务考核”是对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该评价按照“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执行,考核内容分为机械安装及其装配工艺、气路连接及工艺、电路设计、电路连接及工艺、单站运行工作、人机界面组态、联机工作、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等8个方面。“教师评价”指教师就某些问题随机提问学生,要求学生现场就某一问题作出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打分。“学生评价”是指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根据各自的表现相互打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习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结语

通过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提炼技能点,并以技能点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与规范引入教学,使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有机结合,采用“单项目教学、多任务驱动、分组多次执行”的教学方法,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作出尝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非常有效,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职教论坛》2011年第7期。

[3]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6期。

[4]方玉龙:《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改革思路与经验》,《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5]雷声勇、许梅艳:《高职“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训练方法探讨》,《职业技术》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