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系统工程,是彰显学校个性魅力、展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构筑高校新型文化宣传平台与传统文化宣传平台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研究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多样、多元开放的新型文化宣传平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校园文化 信息融合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项目基金:2014年西安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研究》。

引言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以往工作的凝练、总结和创新,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1]。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利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与激情,有利于及时总结和凝练学校的教研成果。然而在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通常简单地认为将学校的规章制度、成果照片、宣传口号简单“上墙”即可达到文化氛围的“渲染”,忽视了文化氛围营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及时性、多元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也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封闭性”导致校园文化精髓的“入心入脑”成效普遍不高。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与途径,已经改变了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和信息获取方式,引发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嬗变。其海量数据的多元化、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便利性、良好的交互性为我们营造开放、交互、便捷的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如何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打造全媒体背景下的新型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则成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热点。

信息融合环境下的新情况、新特点

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起初被称为数据融合(data fusion),起源于1973年美国国防部资助开发的声呐信号处理系统,其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在一些文献中[2]。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具有更广义化概念的“信息融合”被提出来。通过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融合,其应用领域得以迅速扩展。信息融合已成为现代信息处理的一种通用工具和思维模式。目前,这种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人所认可。特别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与企业家座谈时提出的“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这一论断更将“互联网思维”这一标志着跨界、融合的理念推向前台。因此,基于传统“封闭”模式的校园文化宣传平台必将受到来自信息融合背景下的无缝、互动、共享、开放模式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1.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信息获取方式

近年来各高校的学生生源普遍进入了“90后”。“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项目组对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600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8%的学生获取各类信息来源于网络,其中73%的学生主要使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PAD)获取信息,15%的学生主要使用PC获取信息,8%的学生主要使用印刷物品获取信息,2%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详见图1。

图1 学生信息获取途径及手段问卷调查

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学校文化建设成果要真正实现“入心入脑”,就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打破原有文化宣传单一“上墙”的简单模式,确保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

2.信息技术有助弥合校园文化信息获取和使用鸿沟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对称性有助于解决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来源单一,信息分享发布与信息获取者需求之间的不对称。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受制于信息发布场所面积、人工定期更新内容等因素制约,信息多以零碎图片或文字展板的形式进行展示,信息发布者难以做到对相应数据的及时更新,并且由于缺少对信息获取方的意见反馈,往往将校园文化的精髓展示不全面或脱离实际需求。而采用“硬+软+云”的信息融合技术则可借助语音、文字、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实现宣传信息的“可实时、可视化、可追溯”,与此同时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可准确统计用户普遍关注的信息领域,真正为信息获得方提供实时交互体验,不断增强使用方的体验,实现信息发布与信息获取双赢的模式。

3.信息技术有助于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师生一直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系统的内涵,完善校园文化系统的生态链。如果没有师生参与日常管理和热情投入校园文化将浮于表面,很难实现深层次的积淀与创新。信息技术良好的互动与数据分享,有利于对多元利益的承认和满足,不仅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对“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彰显。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官方视角的“权威建设”也应重视从广大师生眼中观察和记录的“共同感”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校园文化平台的共同思考、共同建设、共同推广并不断加以修正的校园文化,才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开放架构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到来,改变了以往校园文化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一方面,师生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掌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开放化以及交互化,极大程度地拓展了校园文化的信息来源和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信息的共享为校园文化的传播也带来了不小的隐患。师生在分享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使得谣言传播、欺诈蒙骗、恶意攻击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不仅对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更让一些以博眼球、赚人气为主要目的的网络极端言论对尚无正确判断能力的学生带来诱惑、暗示和引导等恶略影响,间接影响到校方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校园文化平台的热情。

2.与传统文化宣传方式的分工

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按照有形文化(如校园风物、规章制度等)和隐形文化(如校风、校训、传统、精神等)加以区分并进行宣传,而往往容易忽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全程中的交互与熏陶、扬弃与引导、凝练与创新。而信息技术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好载体。

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1.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校园网架构

为了满足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建设长期性和可扩充的需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平台的规划时可采用系统先行、业务跟进的分层建设模式。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分层模型将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划分为接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部分。与其他网络设计模型相比,分层网络更易于管理和扩展,每一层提供特定的功能,与它在整个网络中的角色对应。其中,为确保师生随时、随地地灵活获取各类校园文化信息,我们可将校园文化建设推广信息分为几种典型应用,如门户网站、实时新闻推送、社团活动报道、师生动态交流等模块,并可以根据日后建设需要灵活方便地部署新的应用服务。各类应用服务所需的信息如用户位置、用户类别信息等则可以通过布设在校园、楼宇中的各种传感器(接入层设备)进行采集。接入层的各类传感器和接入节点的有效布设,除方便使用不同类型终端设备的师生接入校园文化平台外,还可快速、准确地采集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经常访问信息内容、在线时长等基础性数据,并通过校园网络(网络层)设备传送到远端服务器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建模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用户关注点,并利用应用层中的消息推送程序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以文本、语音、视频的形式分发给用户。参考模型如图2所示。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用户的精准分类,有效解决以往校园文化信息发布简单、随意的特性,方便师生以自己熟悉的信息获取方式有的放矢地获取相应信息。通过集中管控的方式还可有效统计和分析师生关注的热点信息,加强舆情的监控和疏导。同时通过对优质校园文化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有利于在师生中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减少不良信息的恶意传播。

图2 基于信息融合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平台系统架构图

2.校园文化建设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经营

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互动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介入和权威引导,实现校园文化的推广宣传,更可通过交流反馈机制有效地得到师生的信息反馈,加强师生的自我认同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塑造校园文化公平、公开、公正的良好形象,体现主流价值导向与多元利益诉求的有机结合。对于工科院系的学生,还可通过动员学生自主开发应用系统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实现文化建设活动反哺教学的良性互动。

结束语

总之,充分发挥信息融合技术的优势构筑新型校园文化宣传平台,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有利于将科学文化观教育与校园文化理念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校园文化独特的亚文化形态地位,最终实现高等院校追求真理、弘扬美德、健全人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挥辉:《自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2期,第62-65页。

[2]何友:《信息融合理论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黄幼菲、袁素瑛:《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1期,第4-7页。

[4]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

[5]魏武挥:《自媒体:对媒介生态冲击有多大》,《中国报业》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