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菩提祖师无疑是作者高度认同的一个人物。作品中作者鲜有肯定的人物,除了天兵天将、太乙真人、太上老君等木偶般个性色彩不鲜明的人物,八戒、玉帝、唐僧甚至是悟空都有作者批判的缺点,就连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也被冠上了“一世无夫”“妖精外甥”的骂名。唯有菩提的形象在作品中是相当高大和光明的,他是悟空的授业恩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菩提祖师就没有悟空的成才成仙之路,就没有唐僧的取经之路,就没有一部流传千古的神魔小说。他的孤高卓然、本领超群,迥异于作品里其他人物的无能、贪婪、市侩。《中国小说史略》:“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4]他虽然出场不多,但“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本领道行丝毫不逊于那些威风八面的天兵天将、神仙圣人,但在天、地、人、神、鬼五仙中却无座次,不为人知,连玉皇大帝和能“遍识周天之物”的如来也不知晓,这显然反映出一种畸形的社会面貌,是贤人志士不为世用,才华本领无处施展的黑暗不公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吴承恩一生悒郁,未能在政治上奋进,《淮安府志》:“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2]却科考不利,穷困潦倒,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做长兴县丞,看不惯官场黑暗,辞官贫老以终。这种失落与感喟在其作品中屡有反映。如《二郎搜山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