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也是一种交际方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使读者更好地领会自己的意图,除了要把主要信息清晰地传递给读者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成分来有效地组织话语、表明作者对话语及言语行为的态度和评价。自从Swales[1]90-120对学术语篇的前言语类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国外学者对语篇语类结构分析的兴趣便与日俱增,并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Holmes[2]321-337分析了30多篇社会科学论文的讨论部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讨论部分,尤其是历史学科的论文在语类结构显著不同于自然科学。Samraj[3]1-17 研究了语类结构在不通学科之间的差,通过生对比分析生物学和动物学两个学科个12篇论文的引言部分语类结构及功能,发现这两个学科的语类结构的功能有很大的不通。此外有的学者还研究了学术语篇以外的其他语篇如政治语篇[4]249–263、致谢[5]303–324、申请信[6]153–1等。这些研究对正确理解学术语篇这一语篇类型、指导论文写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国内语类结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成果略显不足。据笔者调查,仅有孙迎晖[7]54-58以Swales的语类结构模式为基础,研究了100篇国内硕士论文引言部分的语类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以上研究多集中于英语本民族语使用者书面语中的语类结构的分析,对于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的研究并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拟以本民族语使用者写作模式为基础,分析学生实际写作中的语类结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