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践教学的内容关系着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文章结合市场需求、社会诉求及专业实际,以“突出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探讨了科学、高效、务实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即:文化素质教育体验平台、现代设计专业课程实践平台、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和设计教育合作交流平台的内容、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 现代设计 实践平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专业发展迅猛,但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①。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毕业生设计作品缺乏创意,缺少文化表达能力,很难与实际生产施工相结合;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导致许多中小型企业,对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和职业素养缺乏信心。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设计实践能力的学生,如何构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综合性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在过去几年的实践摸索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指导思想

坚持“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理念,紧扣时代要求,市场需求和社会诉求,结合专业教学特色和院校实际,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实验建设等诸多方面探索实践体系的建设,实现文化素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开阔视野、立足实践、注重创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和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探索更加综合和实用的设计教育之路②。

构建和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艺术与设计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围绕以下原则,构建和实施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整体性原则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注重有机的整体性,构建基于主体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组织平台,实验和实践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全程不间断。每个实践环节内部,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其相互衔接和协调,形成一个符合实际设计需求的完整体系。

2.实用性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社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设计类专业岗位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注重实战性和可操作性。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发或有组织的形成不同的项目组,针对项目(设计大赛、企业设计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③。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实践教学体系更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厚文化、强能力、塑精英”的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了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与设计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基础。努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工作重心转移。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和完善具有特色的现代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4.前瞻性原则

吸取当前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国际先进设计教育理念接轨,并加以融合、创新,通过借鉴欧美日各国在设计教育中采用的“Workshop”“Team Working”等模式,建设体验室、实践平台等概念,以“项目组”为基本组织单元进行创新整合、重视方法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

5.有序性原则

把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连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逐步由基本技能层次向专业技能层次、综合技能层次过渡,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文化素质教育体验平台

将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作为专业特色,围绕众多企业与行政单位的实际需求,精心设置相关传统文化课程,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概论、艺术概论、艺术鉴赏、大学语文等课程。

在传统文化和艺术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文化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及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极具特色的体验教室,如:传统文化体验室、茶艺体验室和书法绘画体验室等文化艺术体验平台,并成立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茶艺兴趣、汉服社团等中国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共同提升学生的艺术和人文修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

2.现代设计专业课程实践平台

结合学生实际和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进行积极探索,对培养方案进行深入调整、优化。增加了大量实践性和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如文化创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形成了符合实际,注重实践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遵循“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针对设计专业学科的特点,建构符合实际需要,具有内在联系的现代设计课程群。把设计课程整合为“设计造型基础”、“设计表达”、“设计工程”和“设计理论”四个课程群,构成了从基础知识、思维方法、造型能力到操作技能的学科训练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一年级注重基础理论内容的学习,二年级设计类课程,以课题为主线,把课程内容贯串融会到实际课题中,在学期末安排综合设计,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设计水平。二年级以后的所有课程围绕设计课题构成课程环,每个课程环内形成相应支撑的小系统,抓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层层深入。课程环从初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这就把相互割裂的课程有机地融合在数个相对完整的课程环小系统之中,进而建立起以现代设计为中心的大系统。

遵循以上以设计实践为中心,以相应课程群为基础的新的课程组织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过程形成一个符合实际设计需求的完整体系。

3.综合创新实践平台

从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基本能力培养为先导,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创新实践为手段,构建一套比较完备的综合创新实验体系。建立实验环境良好和实验条例规范的专业画室、摄影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和模型制作室等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室,保证了课程教学、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建立设备先进和管理开放的传统文化体验室、创新技能实验室、创意设计中心和专业作品展室等专业技能实验室和综合创新实验室,确保了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科研训练活动、课外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和设计周等艺术创作活动的进行和创新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将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开放性④。

4.设计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1)加强学术交流,开拓学生视野

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开设系统的跨学科的形式多样的学科讲座,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和具有设计专业相关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企业家为学生授课、作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聘请了国内外多位知名设计专家为客座教授,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

(2)加强设计合作与交流,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选择优秀大二和大三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参与西工大的设计团队、院校夏令营设计活动和西工大工业设计研究所的实际设计项目,通过设计项目掌握设计开发的流程、方法,加强专业技能,强化团队合作能力。我系学生设计的作品得到了研究所及相关企业的肯定。

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共同创建并成立了“大学生艺术与设计创新实践中心”,中英两国艺术与设计学生可在中心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活动,该中心设在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英方大学每年可派一定数量的学生来中心进行创新实践。该中心的成立,为学生开拓视野、开展国际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3)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能力

现已与1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众多务实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环境和广阔的就业机会。通过实习促进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就业适应性⑤。

在整套实践体系建设中,以综合性的实验平台为中心,通过平台牵引和互动,结合丰富的专业课程实验与综合实验,使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加强实践和综合创新能力,使实践体系成为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结 论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于设计类专业尤为重要。现代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技能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抓起,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注释:

①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43-144.

②査有梁.新教育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01-105.

③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老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06):9-12.

④张洪田.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08):73-76.

⑤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0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