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律的新兴交叉科学。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理论依据和视角,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话语霸权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寻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构建生态型大学英语课堂,推进大学英语改革实践。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大学英语 生态型课堂

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教育生态学,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与教育所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教育生态学运用于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1]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尊重并引导以上关系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助于构建生态型课堂。

生态型课堂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生态型课堂”,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一个微观的生态环境,用生态意识来看待课堂教学。[2]课堂是组织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由课堂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和课堂客体(即课堂环境)构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发挥着主导作用。虽然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和作用不一样,但对于整个课堂系统而言,他们又是平等的、同等重要的。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生态型课堂要求教学要回归自然,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呼吁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多样性,进而引导课堂成为有利于个体发展的,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服务的,具备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良性生态系统。

生态型课堂阐释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对话教学”,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平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非生态”现象——教师话语霸权

教师话语霸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绝对地位、发挥支配作用,操纵师生间对话的形式和内容。[3]这是导致“填鸭式”、“满堂灌”课堂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程序性地安排下,学生可能会系统地习得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等基础知识。但是,学生自我表达的权利被压制了,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所需也被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降低了,学习主动性也弱化了。

教师话语霸权形成的因素

1.教师因素

首先,深受“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思想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已经习惯了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班大、人多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很容易形成“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更进一步地促成教师在课堂上的霸权地位。其次,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标杆指引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主要以迎合考试要求为标准。再加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权威”和“教学权威”的刻板形象,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就必然形成。

2.学生因素

首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主观上把自己的主体地位让位于教师,在本能上更倾向于依赖教师,听从教师。所以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助长了教师话语霸权的形成。

其次,部分大学生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顺利通过四、六级,拿到毕业证。这种主观思想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以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学习中缺少兴趣,缺乏主动性,坐等教师“灌输”现成的知识。

3.教学评价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学生不参与评价过程,学生课堂表现的“好”与“坏”往往是教师一言“定音”。这种评价机制本身就鼓励学生做一个顺应教师的好学生,缺乏对学生的激励。因此,教师话语霸权的形成和教学评价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打破教师话语霸权,构建生态型课堂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⑴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明确自己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尊重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参与课堂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拥有话语权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变“讲堂”为“学堂”。

⑵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材的特点,根据知识的难易,学生基础的好坏和接受能力的强弱而定。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努力探讨活跃、开放的、新颖别致、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寻求新知。“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载体。教师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质疑、思考、探究、开拓的时间和自由。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互动。最后,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需要注意的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探讨,指点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2.学生要加强主体意识

⑴改变学习观念

要打破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生态课堂,学生就要改变观念,树立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改变了自身的学习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摆脱“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既是接受知识的客体,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我主动性,利用一切学习资源,探求新知,提高英语能力。

⑵树立自我评价意识

树立自我评价意识是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并及时地调整学习计划和步骤。树立自我评价意识,打破教师单向的评判,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强其自信心,也是生活中必要的本领之一。

⑶提高主体能力

要构建生态型课堂,打破教师话语霸权,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主体能力。学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创设学习环境,增大信息摄入量。同时,学生要有效利用学习策略。文秋芳曾于1995年提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4]因此,学生应该学会恰当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提升学习中的主体能力。

3.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和多样性

⑴教师和学生相结合

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参与,但是,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更应该参与教学评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应该在课堂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⑵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易于量化。然而,这种评价只注重结果,容易造成学生焦虑和紧张,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糟糕的是,这种评价方式容易误导学生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的积累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课堂观察、活动记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综合性、持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不同的是,这种评价方式更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打造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并及时客观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生态型的课堂需要多元评价体系,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变化和发展。

结束语

人类一切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构建开放、平等与发展的生态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自己对话语的敏感性,调整教学话语,给予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也应该积极改变学习观念、树立自我评价意识、提高主体能力,打破教师话语霸权,平衡课堂群体生态。此外,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和多样性,坚持教师和学生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钟敏.构建生态外语课堂,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J].高教论坛,2010,6(6).

[3]柴春丽.构建生态型大学英语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聊城大学学报,2011,2.

[4]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