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才能做到道德教育的内化。课改后,新的小学品德教材体现了这些原则,实现了品德教育由“说教性”向“生活性”的转变。由此,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品德教学观,将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四个实”:一、课前准备要扎实

在品德课堂上,正是有了学生们课前的充分准备,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在课上有话可说,有所表现。如:教学《我长大了》时,我们要求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小时候的录音、视频以及用过的物品等,并且通过父母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在课堂上开展“我的成长历程”展示活动,让同学们借助材料介绍自己。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并懂得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进而懂得感恩父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品德教学需要师生做好充分而有效的课前准备,只有做好了课前准备,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挥洒自如,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感悟多多。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真实

“宁要真实的缺憾,不求虚假的完美”。我们的品德课堂,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享受成长的地方。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学生确有所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师生间的真情互动,有体验的愉悦,有沟通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也许不完美,但它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智慧的火星和品德的魅力。新理念下的品德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置性,让学生自己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让每个孩子真真正正的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来。

三、学生的交流汇报要朴实

学生的交流方式应是学生自己想要的形式,不要搞形式主义的东西,不要花拳绣腿,不要矫揉造作,只要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滥、过繁、过度的雕琢和渲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讨论交流的问题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要让学生有话说,把知识能应运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例如:教学《从一粒米说起》时,让学生走进生活展开调查:A组在餐厅调查统计学生就餐时的浪费现象;B组在洗手间统计学生用水情况;C组在各班级调查统计学生浪费笔、本子的现象;D组统计校园中浪费水、电的现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认知世界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课堂与生活接轨,用生活中的例子,引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然后,通过小组代表交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要平实

一堂成功的品德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结尾不要喊口号,说套话。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而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创造的“省略号”,并在生活中导行。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生活,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为课外延伸找乐趣,找新鲜的话题和结合点,促进学生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新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告诉我们“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品德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再是“岸上游泳”,让更多的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强化德育内容,淡化教育痕迹,激发学生内心波澜,让他们畅游在更为广阔的自由天地中,才能让孩子们的品德得到无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