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是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感知角的大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由于徒弟接受了一节市级教学研讨的展示活动,是有关课堂生成性领域的,指定执教《认识角》一课,在帮她打磨的过程中,通过几轮的试上、修改,最终确定的教学预案,自我觉得有如下亮点:

一、小设计“变”出新图形

课的一开始我们就从设计师设计的三种型号的滑梯入手(较平的、很陡的、倾斜度适合的),让学生自主选择愿意玩哪一种,并说出理由,学生认为较平的玩起来没意思,太陡的又很危险,只有倾斜度适合的那种便于玩耍,有意思 。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双臂展示三种型号的滑梯(将右手臂放平当作地面,用左手臂做滑梯),进而利用媒体将滑梯“变”出新图形(3个分别出示),直接告知学生新图形的名称叫做“角”,紧接着让几名学生尝试到新图形中指出其中的第二个“角”,教师相机指出两边夹住的这个部分才是一个“角”,进而讲解这个“角”既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两条边,而是从这个点出发的两条边夹住的这个部分。最后让学生描一描其余两个“角”。这样学生对这个新图形“角”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旋转平移形状不变

由于课件中从滑梯抽象出的三个角都是开口向右的,为了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定势思维,我们及时将第一个角顺时针旋转,第二个角逆时针旋转,第三个角上下平移,引导他们观察、辨别变化后的图形还是角吗?为什么?进一步巩固角的特点。让学生懂得只要这个图形符合角的特点,无论它的位置怎样变化,它仍然是个角,初步渗透万物变化中的不变规律。

三、改变方向结果不变

“学”是为了“用”,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之后,教材中的练习题有一道数一数图形中的“角”,其中最后一题只有一个“角”,因为第三条边是弧线,在集中交流阶段,我们适时拓展要求学生能否增加一条线使其变成三个“角”。学生大部分是这样添加的,如图1所示。

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学生是这样添加的,请看图2示。

第一幅图学生很容易看出添加一条线后形成了三个角,可第二幅图的三个角在哪里呢?教者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交流,再结合作者本人的直观描述,学生明白了第三个角就是两个小角合成的那个较大的角,虽然添加的线方向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维,同时也为以后数出较复杂的图形中的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动手操作感受变化

在课的末尾,为了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独立操作:用一张纸做出一个“角”,集中展示不同的做法以及“角”的大小,大部分学生采用的都是折“火箭”的方法,也有简单的折一次用原来的边和折痕形成的。二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同桌合作用剪刀剪一剪,提醒学生只能剪一剪刀,另外要特别注意安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出如下答案:一张长方纸被剪去一个角后有三种可能,可以是只剩下三个角,也可以是还有四个角,最多可能剩下五个角,引导学生理解结果的多样性以及变化的理由。

其实“角”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中都有“角”, “角”的数量与形状经常是多边形特点的具体表现。同时“角”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我们应该从源头开始让学生辩证地理解、掌握几何图形中“变”与“不变”的规律,并且让他们觉得这一知识很重要,因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尤其是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上存在大量的“变”与“不变”,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区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那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只能被动接受,对知识的起源以及成因根本一知半解。作为教者,我们有理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铺设道路,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教师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