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许多歌手在演唱时采用了“撕裂”式唱法。人们逐渐提出了“撕裂音”这个词,笔者对此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目前,对于“撕裂音”的定义,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它可以理解为撕心裂肺的呐喊,或者是要破不破的边缘。无论什么唱法,都要讲究科学发声,撕裂音也不例外。要保持在横膈膜、笑肌、软腭的“三积极”以及在下巴、舌头、喉咙的三放松。“撕裂”式唱法可以根据正确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撕裂”音,急于求成不但适得其反还会破坏嗓子。

【关键词】撕裂音 训练 发声 方法

本文系商洛学院教改项目(13jyjx131) 。

从2012年7月开始在浙江卫视热播至今的《中国好声音》大型选秀节目,创造了极高收视率。《中国好声音》中的梁博、张赫宣、吴莫愁等选手,他们在歌唱中或多或少都运用了“撕裂”式唱法。人们逐渐提出了“撕裂音”这个词,但对于它更深层次的了解,人们知之甚少。有鉴于此,笔者开始研究,以期大家对于“撕裂音”有更多的认识。

撕裂音的含义

“撕裂音”大多出现在摇滚乐中,摇滚可以是年轻的自由、荷尔蒙的冲动、离经叛道、节奏、歌词、旋律、梦想、真实、感觉、狂野、信仰、力量、愤怒等。但这些相关的联想只是一些表相,真正的摇滚文化是遮藏在这些“皮相”之下的“核”。从最纯粹的形式来讲,所谓摇滚就是三和弦、强硬持续的鼓点和流畅的旋律。自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流行以来,中国的摇滚乐似乎在一夜之间诞生了。摇滚乐中的“撕裂音”更是被大家所喜欢。“撕裂”这个词我们已经听的太多了。但是对于“撕裂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的界定,或许是摇滚的时候把吉他和鼓弄得很吵,演唱者很投入很撕心裂肺的感觉,或许是像哈林说的要破不破的边缘。《中国达人秀》第八场中:潘倩倩所唱的《等待》被黄舒骏称赞为完美的撕裂音。

“撕裂音”的训练方法

“撕裂音”的技巧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歌曲,美声歌曲中若加入“撕裂音”,会给人另类的感觉,就像声音唱破一样。撕裂音一般出现于摇滚乐中,最根本的还是对整首歌曲的理解与把握,才能真正打动听者的内心。所以不管什么唱法,都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演唱。

1.要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之源。气息的正确运用是歌唱时声音连贯的保证,如果没有良好的气息控制,发声时会造成漏气现象而最终导致气息的短缺。歌唱时不仅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撑,还需灵活地控制气息,这样才能唱好歌。

任何体力活动都要讲究均衡用力,而不只是局部用力,否则就会很费力、疲劳。打个比方,我们如果用一个手指去勾起20斤的面粉,一般人是勾不起来的,就算勾起来指头也很容易受伤,如果把力量分散在五个手指上、用五个手指去抓的话,虽然轻松多了,但很容易疲劳。如果我们把20斤面粉放在肩上,我们的腹肌、腰肌、背肌甚至臀部、大腿和膝盖就会一起用力,这就是均衡的作用。嗓音的使用也要注意均衡,大家知道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发声时身体的某些部分必须是要用力的,如果不用力,声音就会很小。而有些地方是必须要放松的,如果不放松,音色就不好听。只有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该放松的地方放松才能获得好的声音。这就要求唱歌时必须做到三个积极:

⑴横膈膜保持积极

我们平时哈哈大笑时最疼的那个地方一般就是横膈膜了,并且大笑时肚子在不断地进行弹动,这块弹动的肌肉就是横膈肌。横膈膜在发声练习时必须是积极保持的,否则喉头就会用力,就会导致声音挤、卡、不好听,而且会毁坏嗓子,所以歌唱时横膈肌要保持积极,腹肌及我们腰带一周的肌肉都要用力。演唱时声音就非常自如。

⑵积极抬笑肌

众所周知,“抬笑肌”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常常形容:“姑娘的笑,像银铃般的清脆”笑声好听而且嗓子负担轻,比较耐久。在歌唱训练中,“微笑”是获得甜美声音的前提,因为微笑唱歌可以把面部肌肉抬起来,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提笑肌”。它可以克服某些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毛病,声音的位置也相应高些。

⑶积极抬软腭

喉头上方在发声时畅通无阻,在吞咽时有一个如小盖的东西,把它完全遮蔽起来,这个小盖就叫软腭,也称会厌,也叫软口盖。软腭是跟喉头直接连在一起的,在发声时是一个重要器官。在歌唱中找到自然打哈欠时的状态软腭就会抬高并产生共鸣,同时下巴、舌头、喉咙保持放松声音就通畅。

2.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模式及注意嗓音的保护

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才可以进行“撕裂音”的训练。“撕裂音”是在嗓子完全打开绝对松弛的前提下,声带略微收口,以频率极高的颤抖摩擦气流,要保持声音处于“要破不破,似破非破”的状态,需要极强的控制能力。掌握这种技巧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长期进行歌唱揣摩,才能打造出来。

关于“撕裂音”的训练,上海的顾浩哲老师有着独特的见解。顾浩哲老师认为,从专业术语上讲,气泡音就是欧美流行的“撕裂音”。“撕裂音”是我们演唱中非常危险的一个训练模式,这样的模式如果训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歌手失声或者声音变得沙哑。比如原来的声音纤细,因为训练的模式或者思路不正确,会导致声音变得粗犷,并且无法复原,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采用正确的训练模式。演唱的时候,人一定要坐正,坐正之后,保持哼鸣的状态加上后颈肌的发力,先发出“ai”的音。做这个练习时,喉头要保持松弛状态,声音位置集中在眉心。坐在椅子上双脚离地,手用力抓住椅子试图将自己抬起来,用力时声带发出的疲惫的杂音就是假声带勒住真声带的发声情况,保持这个感觉发出气泡音,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使软腭上抬,声音树立起来至鼻腔內的感觉,这是低音区中音区的方法和感觉。高音区气越下沉,口腔内越打开,找声音向头上走的感觉。这样的声音明亮、有力度,而且正确。另外,为了避免损害嗓音,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嘶吼,气息和胸腔的支撑。因为“撕裂音”干喊是喊不出来效果的,就算喊出来了也很难控制音域和音调。

“撕裂音”的运用

许多歌手在演唱中都采用“撕裂”式唱法。据汪峰在李咏的《咏乐汇》所说,自己的撕裂音技法是在录制《春天里》时忽然开窍的,他说用过去的方法连续唱几首歌就不行了,但现在可以唱30首。他用声音撕裂你伪装下的坚强,但是又让你充满了力量,当一首《北京北京》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仿佛看到汪峰回家了,这个家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是他音乐梦想开始的地方。撕裂音一般出现于歌曲的高潮处,有时也会出现在开头。比如汪峰在唱歌曲《北京北京》时,“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其中的“当”字就用了撕裂音的技巧。再比如中国知名乐团——信乐团,凭借单曲《死了都要爱》一夜走红,在歌曲的高潮处,主唱那撕心裂肺的呐喊,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死了都要爱,以致全场观众为之沸腾。

《中国好声音》中的梁博,他在总决赛中唱的《回来》这首歌,在高潮处也采用了“撕裂”式唱法,更好地带动了现场所有观众的情绪,全场观众起立呐喊,撕裂音也可以出现在歌曲的末尾,梁博在演唱《回来》最后一句“回来”,也采用了撕裂音的演唱技巧。最终梁博获得了《中国好声音》的冠军。获得十五届青歌赛流行唱法的周鹏演唱中也经常运用“撕裂音”。一个歌手能让别人记住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拥有“撕裂音”,能够使你在众人中变得与众不同。汪峰、阿信等很多歌手,之所以被大家频繁地模仿,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太有辨识度了,有个人特色,高音区欲破不破、沙哑的撕裂音。梁博的歌声很有感染力,如果不加入撕裂音整首歌就会变得暗淡无光,有了撕裂音,音乐就活起来了。由此看出,声音辨识度是很关键的。毋庸置疑,“撕裂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梁博的撕裂式唱法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他几乎每首歌曲都采用了撕裂音的技巧。在唱《私奔》这首歌时,他的摇滚范、娴熟的撕裂音,受到了评委老师的青睐,触碰了评委的内心,所以评委为他转身。梁博凭借一嗓摇滚式“撕裂音”被大家所喜爱。舞台上的梁博平淡的出奇,不苟言笑。但唱起歌来却判若两人,歌声中总有一种让人沸腾的爆裂、怒放、撕扯,尤其是那要破不破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摇滚人逝去的青春梦想,让人隐约看见他少年老成表象下难掩的激情。梁博一路饱和的“撕裂音”是他的武器,一开始就亮沙哑撕裂音,使大家对他印象深刻。起头、中间、收尾,撕裂音运用得炉火纯青。梁博在摇滚里用的撕裂音只是用技术手段来达到摇滚特有的呐喊特质。一首歌里有前后几个撕裂音,梁博的“嘶吼”是趋于越来越不破的,那是因为他的嗓子越用越开越松弛。他的夺冠与“撕裂音”有很大关系。

结 语

在崔健这位摇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中国摇滚乐的队伍逐渐庞大,也以更加多元化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摇滚乐中的“撕裂音”所要表达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它像信仰一样涵盖着一种精神,而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狂躁的音乐、不羁的表面等。每个人的理解和每个歌手所表达的东西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或愤怒、或忧伤、或自由、或无助。总之,是在音乐里能找到的最核心的东西 ,尤其是运用“撕裂音”对整首歌曲感情的恰当把握,能或多或少地撕裂到人们的内心。目前,“撕裂音”的训练方法是很少的。只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撕裂音”。要循序渐进地揣摩练习,特别要根据自身嗓音条件来练习,切不可霸王硬上弓。

参考文献:

[1]钟子林.摇滚乐的兴起和影响[J].中国音乐学,1997,4.

[2]王磊.浅析软腭在歌唱中的活动和作用[J].黄河之声,2009,16:59-61.

[3]严洪萍.谈歌唱中的积极与放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月旬),2012,12:106-107.

[4]秦赢.试论“微笑”在歌唱训练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2,1:49-50.

[5]陆志玮.论科学发声的人体生理学基础[J].商场现代化杂志,2004,1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