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为政以德”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以“好学善思”为源泉、以“政者正也”为基石、以“以民为本”为核心、以“选贤与能”为准则、以“和而不同”为尺度、以“勤政廉政”为根本构成了极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地阐述了为政者应有的道德修养和政治品质,一直被历代为政者视之为执政生涯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关键词】孔子 为政以德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春秋末年是中国社会新旧秩序交替、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孔子身处于这样一种“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他认为“天下无道”。

面对这种“天下无道”的困乱局面,孔子为实现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而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政治主张,其中“为政以德”是其重要的主张之一,他认为只有以“德”来修炼“为政”者(包括天子、诸侯、大夫等),才能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和维系当今政权的长治久安。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内涵

“为政以德”是对为政者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这是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德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德”对于“为政”者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为政者应具备哪些“德”呢?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包括:好学善思、政者正也、以民为本、选贤与能、和而不同、勤政廉政。

1.好学善思——为政之源

好学善思是为政的源泉。《论语·子张》中有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既朴素又富含哲理的经典话语,几千年来一直在影响着中国的读书人与为政者,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为政与为学的辩证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为人、为政的最高思想境界。孔子主张以学求仁,以知达仁,以仁为政。他强调好学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条件。认为仁者并非天生而成,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学”求“仁”,以“知”达“仁”。孔子认为学习是修身的起点,也是安身立命的根基,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还论述了好学对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为了让弟子注重学习,孔子告诫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

孔子强调既要好学,又要善思,做到学思结合。读书时既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的思考;又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积累的知识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这是为政者胜任领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所以说,好学善思是为政的源泉。

2.政者正也——为政之基

“政者正也”是为政的基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孔子认为,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品行端正是每一位为政者必备的从政修养。为政者道德品行的优劣直接影响民德、民风。孔子富有哲理地指出了“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自古以来,民众总是把为政者称之“父母官”。一般来说,为政者重视道德,推崇礼义,尊重贤哲,使用能者,没有贪利之心,这样一种风气就会影响老百姓也学礼仪,讲道德,美风俗。反之,为政者不重视道德,不讲礼义,坏人当道,偏好私利,贤哲隐世,这种风气就会影响老百姓不学礼仪,不讲道德,社会风气就会日下,唯利是图。

为政者思想行为的“正”是其从政的前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他认为行动的示范效果比政令更加管用,主张当政者要以身作则,正道而行,因为为政者的自身品行对民众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政者的一言一行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一道风尚,一种榜样,民众不知不觉在模仿学习,所谓“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如果为政者每事出以公心,刚正无私,那么上行下效,民众自然跟着走正道。如果为政者自身不正,胡作非为,营私舞弊,超然独立于社会规范、法律之外,而下达命令或制定各种规则要求其他人遵守,其结果只会徒劳无益。所以,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6]

孔子始终认为为政者个人的品行修养对于从政是极其重要的,为政者只有具有高尚的德行,并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各种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就会随之转化而步上正轨。所以说,“政者正也”是为政的基石。

3.以民为本——为政之核

以民为本是为政的核心。自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7]孔子认为,备足粮食、充实军备、取信于民,这样就可以为政。如果迫不得已可以去掉军备和粮食,但如果政府对老百姓失去了信任,国家就无法存在。所以,民为邦本,民为执政之核的思想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孔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包括:爱民、富民、取信于民。

爱民。孔子认为为政者须有爱民思想,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8]他还主张为政者要尊重百姓而不能傲慢自大,“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9]此外,为政者还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0]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之民归心”的总目标,从而使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发挥。

富民。尧说:“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而尧的继位者舜又将这一教诲传给大禹。孔子以此强调富民是古代圣王世代相传的政治理念,而“天禄永终”之说则是对为政者的严厉告诫,指出如不实行富民之策,百姓穷困,就会造成失位亡国的灾难性后果。这一理念在孔子提出的治国纲领中得到了反映,它所特别重视的第一、二条就是“民、食”。而且孔子还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一理念列为为政必须遵从的“五美”之首,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富民思想在孔子“为政”学说中的重要地位。故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1]

取信于民。孔子在提出的三项以民为本基本思想中最看重这一条。在他看来信并非只是为政者个人讲诚信,更重要的是它规定了为政者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主要政治原则。根据他的观点,人民的信任是对为政者执政的认可,对于为政者来说也是其政权合法性、合理性的根本前提。信是判断国家政治状况的主要准则,也是政权能否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子张》篇第十章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孔子不懂得为政者合法性权力的获得源自于人民的授权,他单强调为政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政治上的诚信和惠民政策来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4.选贤与能——为政之则

选贤与能是为政的准则。“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孔子认为,选用正直的人,以正压邪,这样百姓就能服从;如果选用邪曲之人,使他们居于正直之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他强调了为政者应该以公正之心去选拔人才。只有贤良之人得到重用,百姓才会满意,政策才能得到有效落实,政权才能长盛久安。

“举直错诸枉,使枉者直。”即把直的放在弯的上面能把弯的扳直。这个比喻指好人提拔起来了,坏人自然就无机可乘,好的东西树立起来了,坏的东西自然成不了气候。如舜帝选择了皋陶,那些不仁之人就没有舞台;汤王选拔了伊尹,那些不义之人就失去市场。所以,“为政以德”要求为政者必须举贤任能。

孔子不仅主张“举贤”,还主张“尊贤”,他说:“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13]在用人上,孔子主张“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14]他认为,不能根据言辞来选拔人才,也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好而完全废弃他有价值的言论,选拔人才首要的是注重他的工作能力,要让“能者上,庸者下”。而且在对待人才上他主张“无求备于一人。”[15]

孔子反对嫉贤忌能,压制人才,认为这样的当权者是“窃位者”。他说:“ 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 而不与立也。”[16]孔子主张任人唯贤,在他看来,如何用人和用什么人关系到能否得民心、正民行、纯民风,而且举贤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说,选贤与能是为政的准则,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5.和而不同——为政之度

和而不同是为政的尺度。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君子是和谐而非等同,小人是等同而非和谐。它所理解的区别是等级制度上的区别,他理想的社会状态是等级制度不被破坏,大家都能在等级体系中安于自己的名分从而达到和谐相处;反对取消等级的混同。因而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须有“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现于事,义气示于人。只有讲团结而不相互勾结,讲党性而不搞派性,才能真正构建团队的和谐。

和而不同是与人和睦相处而又不盲从苟同。为政者只有掌握了这种和而不同的尺度,才能在执政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君民、分配、外交等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在处理君民关系上,孔子认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17]这样,社会民心不会涣散,君民关系才能和谐。在处理分配关系上,孔子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8]这样,政权才能稳固,国家不会倾覆。在处理外交关系上,孔子建议“近者悦,远者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1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0]

只有把握住和而不同的尺度,为政者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完成行义达道的理想。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为政的尺度。

6.勤政廉政——为政之本

勤政廉政是为政的根本。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是说处理政事要身处官位而不能厌倦,执行君主的政令要忠诚而不能打折扣。在孔子看来,为政者要有敬业之心,为政者所存诸心,要表里如一,所行之事, 要始终如一。为政者只有诚心爱民,尽职尽责,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克难攻坚,忠心为业,即勤政,才能有所作为。此外,孔子还强调为政者要做好百姓的榜样,“先之,劳之”,这样百姓就会在为政者的带领下更加辛勤劳动。

孔子主张为政者既要勤政更要廉政,强调为政者要廉洁自律。因为为政者掌管一方权柄,眼前往往充满了各种诱惑,如果稍加放纵,对自己管束不严,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只根据利益来行事,会招来很多怨恨;而且还不只是怨恨,有可能违法乱纪,终至不可收拾。他主张为政者要重义轻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还主张为政者要淡泊名利,施行仁义之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夏做莒父的长官,询问治政之事。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1]为政者只有正确使用权力,自觉做到不滥用权,时刻做到自省、自警、自律,才能抵住各种诱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所以说,勤政廉政是为政的根本。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虽然孔子个人的从政经历并不辉煌,但他始终胸怀安定天下的政治韬略,“为政以德”思想是他政治韬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者的道德水准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平。正是在为政者道德修养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养成了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诚实善良、宽人律己等优良品格,从这一点上看,孔子 “为政以德”思想功不可没。孔子主张为政者应有的政治品质有好学、为民、勤政、廉政等,自古以来对从政者政治品质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同时,历代执政者捧孔子 “为政以德”思想为经典并依此而治国理政,从而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张燕婴译著,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59,267,179,180,189,193,174,4,306,83,176,20,291,241,287,237,188,250,8,25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