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阅读教学理应呈现出学生大胆言说、议论纷纷的格局。但遗憾的是,当下不少阅读课堂学生沉默寡言,不敢表达、不善表达的现象比比皆是,不禁成为阅读教学的遗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沉默,教师又应该怎样进行调整呢?一、尊重需要,走出质疑问难的沉默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意识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硬性引导,无疑生疑,形成了教学的尴尬。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中,教师让学生针对“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进行自主质疑。课堂一时间陷入沉默,此时教师紧急引导:你们看看,“半里多路”“下马步行”,你们就没有问题吗?学生立马会意:“为什么这么远就要下马呢?”“刘备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教师面露喜色,顺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事实上,质疑问难应该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出现了真实的疑惑和内心的不解,需要教师和同学参与帮助的过程。上述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其答案已在心底。之所以在沉默中被动质疑,主要为了迎合教师的意愿,远非自己内心所在。这篇课文为了凸显刘备的尊重人才,以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入手。而此处的“下马步行”教师认为是体现刘备尊重诸葛亮的重要一笔,而学生对这一举动背后隐藏的真意早已知晓。教师设置的这一质疑环节,纯属于自身一厢情愿解读文本的结果,而没有能够真正考量学生原本的认知基础,无视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因此,要想彻底转变学生的沉默现象,教师必须要走出“教师中心说”的泥潭,主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感知学生真实的认知需要,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尊重学生,并适时的推一推,促进学生认知的提升。

二、分层设置,走出合作探究的沉默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围绕“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进行小组合作。一时间,课堂氛围看似热闹,但深入小组不难发现,小组合作俨然成为了优秀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很多学生根本毫无话语权利,他们已经成为另一种形式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小组合作已经成为教师装点门面的形式罢了。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受到公开课的影响,总是习惯性地从课堂教学的形式入手,以冠冕堂皇的包装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就被边缘化了。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该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我。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分化出不同层次的学习,将文本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的描写分配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将自身的探究成果在小组内汇报,形成小组综合探究成果。

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研讨参与交流,从而使得学生沉默的现象得以根治。

三、强化点拨,走出个性解读的沉默

例如在教学《一路花香》这篇寓言故事后,教师问学生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畅所欲言:“我懂得了人可不能自满,再有本事的人也要懂得谦虚。”教师对这一解读表示肯定,而对寓言蕴含的基本道理却毫无引导。课堂就这样在学生的放任解读中结束了。

显然,这种课堂中的个性化解读失去了对文本的基本把握,学生即便议论纷纷,也与课堂的沉默无异。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言来说去,始终都在自身原有的水平上徘徊,错误的认知得不到有效的点拨,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弱化,其实就是对学生自主发展的放弃。因此在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除了强调“珍视学生个性化解读”之外,更加入了“强化阅读的指导、引领与点拨”的话语。

以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发言来看,他们显然只是看到了文本意蕴的表层,教师可以根据其认知的内容不难看出,学生都是围绕着“好水罐”进行道理总结。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点拨与引导:这篇寓言故事中,主要讲述了哪两个人物,从他们的言行中,你懂得了什么?于是,学生纷纷转移视角,将挑水工和破水罐整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深刻把握这篇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管什么人或者事物,都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能正确使用,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