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多数小学生的意识中阅读的主旋律是语文考试试卷中的“阅读”题目,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更是着重对试卷及练习册中阅读题目中的阅读技巧、阅读方法的教授和传输。然而不系统的测评模式以及未能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相应的阅读任务流于形式。首先, 阅读资源不充分。目前,受资金及地域限制,乡村小学阅读资源匮乏。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单一化,“图书角”建设相当不完备。主要体现在图书更新不及时,旧杂志、旧故事书泛滥;图书种类单一,主要以杂志、故事会、童话居多,分类模块宽泛化,符合小学阶段孩子天性的探险类、人文科学类、儿童版名著等书籍较少;图书具体排版格式成人化,未选择可以调动孩子阅读兴趣的插图、漫画版本。

其次,孩子阅读兴趣不高。应试教育下,孩子更多地关注对考试科目的时间投入,注重试卷及练习册的学习,追逐优异的考试成绩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课外阅读更多的是任务型阅读,“应付差事”观念盛行。

再次,阅读外在环境欠佳。随着网络化的不断盛行,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热衷程度远大于阅读。特别是乡村小学生课外娱乐活动更是以看电视、打网络游戏以及玩民间游戏为主,未能很好地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而且在孩子的主要休息时间段里,如暑假、寒假,孩子的主要学习活动拘泥于完成寒暑假作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督促也局限于此,并未更多地涉及对课外读物的阅读。

针对上述现状,主要从丰富阅读资源、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创造良好阅读习惯以及改善阅读教育理念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1.丰富阅读资源。

首先,加大对家长捐书积极性的宣传,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书籍时的保护书籍观念,减少人们对书籍损坏的顾虑。鼓励外地特别是高校对乡村地区的书籍捐助,开发各校书籍交换阅读机制,丰富课外书籍来源渠道。

其次,鼓励民间资产兴办图书馆、书屋等阅读场所。设置正规化阅读设施、阅读点。丰富图书屋中书籍的种类,在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阅读个性需求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再次,家长应为孩子置办书柜,定期为孩子购买课外阅读书籍。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尽力营造阅读环境,改掉大多数孩子在电视机、电脑前学习和做作业的坏习惯。

2.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古人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正进入阅读的世界,其乐无穷。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带领孩子在知识的世界遨游,让孩子感悟阅读带来的喜悦和欢乐,让孩子认识到知识世界的广阔。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丰富阅读书籍设置。在日常的课外交流活动中,更多地涉及阅读感悟及交流,适当增加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使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不同的娱乐活动对孩子不同层面能力的发展会有不同的作用。然而,若是娱乐活动过于单一化,则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在日常的教育及娱乐活动中,应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时间分类观念。让阅读成为孩子及家长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或者是时间分类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阅读观念,同时,家长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