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代杰出思想家哈贝马斯曾经将人类技术或兴趣分为三层:技术兴趣、实践兴趣与解放兴趣,他认为“解放兴趣”应该是最上层,因为它是人类对自我本质力量的舒展与身心解放的根本兴趣。由此在语文教育中,基于儿童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与舒展和儿童主体性的确证和表征,基于每个儿童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力,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追寻“解放兴趣”、彰显“解放兴趣”。在语文教育中,诚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认为的,要实现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在语文课堂上,必须充分赋予儿童自主权,让儿童合作、交流、探究、展示,以便生成儿童完整的、和谐的生命!一、链接生活,解放儿童的时空

“少、慢、差、费”一直是语文教育的痼疾,究其根本是语文教育没有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束缚着儿童。“解放兴趣”的语文教育是链接儿童鲜活生活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必须秉持“生活教育”理念,让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汉语知识的课堂,更是汉语文化的课堂、儿童生活的课堂。故而,语文教育必须链接儿童的生活,让文学与生活实现无缝对接。惟其如此,语文教育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语文教学,一旦接壤儿童的生活世界,必将敞亮儿童的视界,儿童的学习空间已经不局限于教室,不限于学校。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走向大社会,挣脱学校生活的狭窄时空,语文教学也将生成无限的精彩!

二、丰盈文本,解放儿童的思维

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教育让“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他认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要解放儿童的大脑,必须抓住语文教材文本,让儿童对教材进行文本解读,引导并鼓励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脑、形成儿童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多重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解放儿童的思维。

三、引领表达,解放儿童的嘴巴

《江雪》是唐代著名诗人兼散文家柳宗元的名篇。教学《江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时,笔者充分挖掘诗歌中一连串能体现作者寂寞心境和不屈性格的意象。“鸟飞绝”、“人踪灭”、“独钓”等等。这些意象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很远,为此笔者用文学语言进行描述,引领孩子们入情入境!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群山,山上没有房子,没有人,连一只鸟都没有;山下是一潭静静的湖水,一叶小舟停泊在湖中心,小舟上有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渔翁正冒着大雪钓鱼。并且让儿童仔细品读文本,领悟诗歌意境中的“千万孤独”。通过描述使学生由原先的对物象模糊的理解而逐渐清晰起来,在孩子们描述时,引领儿童描述的声调的深沉与凝重,让这些意象描述带上了情感、情绪,孩子们从中受到感染,对进一步理解意境有很大帮助。

四、创设活动,解放儿童的小手

教学《狐假虎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笔者有意识地把“摇头摆尾”、“神气活现”、“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等词语让孩子们用动作表现出来。在课堂上,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生动地表现了狐狸的奸诈、做作的神态和老虎被狐狸蒙住的神态,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尽管孩子们没有用有声语言言说,但笔者相信“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课间、课后,孩子们还乐此不疲地将课堂上学的动作、表情、神态等反复“操练”。可见,角色扮演的无声语言已经用一种生动的方式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儿童的嘴巴、耳朵、眼睛、小手、心灵等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由此,秉持“解放兴趣”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地让儿童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还儿童以主体地位,让儿童在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