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涌现。教育观念虽然无形,但在教育实践中却能改变教育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影响学生的发展,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向。在课程改革的新观念中,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向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发起了挑战。新观念强调:教学中,在尊重教师,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新的课改观念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一、教学不应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应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里,课程被窄化为学科方向,计划、方案全部定好了,照做就行。课程成为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成为圣经(其实是枷锁),教学是教师传递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只是片面地强调敬重课本,尊敬教师,而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新观念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特征要求我们,教学过程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应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应该随着学生的反应而变化。教学是民主的,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说了都算,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火花,而不是既定不变的“圣经”。教学是开放的,意味着能容纳学生的不同观点,而不是老师“一言堂”。教学是科学的,意味着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上传递前人的经验被学生真正感悟到、体验到、积累到,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从中产生创造的火花。教师的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课程的过程,学生学习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应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通过学生的反映,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课程意义的不断变更,课堂教学因不同的学生而个性化。在课程创新开发中,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儿童“文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老师创造性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二、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教学的过程,而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到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成了遏制学的力量。学生在课堂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只应占他所接受知识的一小部分,而我们的学生正好相反,除了老师教的知识,其他就不知道。没有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更无谈有创造力的发展。

学生主体性特征要求我们,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以求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得知识,更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知道如何终生学习。同时教师在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样的胸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科知识,而应该关注人

传统教学观认为,学科教学的本位在学科,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关注他们是否达到了从问题意识到创造意识的飞跃,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为主体,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及人格的形成——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有诸多能力,并能获得发展的高尚的人,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了道德提升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才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