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引来不少读者的质疑:“您怎么能够否定特色呢?”其实,我并不否定特色,我只是否定假特色。

常常听到有校长介绍其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的特色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我们学校的特色是开设了很多课外活动!”“我们学校的特色是篮球运动!”“我们学校的特色是感恩教育!”“我们学校的特色是课外阅读!”“我们学校的特色是家校合作!”……

“特色”是什么?通俗点说,就是与众不同。所谓“与众不同”就是你独有的。当然,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世界这么大,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做的就一定是“独有”的,但至少应该是“少有”的。上述“学生社团”、“课外活动”、“篮球运动”、“感恩教育”、“课外阅读”、“家校合作”等等,几乎所有学校都在搞。既然大家都在搞,既不是“少有”,更不是“独有”,你凭什么就说自己搞的“特色”呢?

也许有校长会不服气:“虽然都在搞,但我搞得特别好呀!”

人人都在搞,但你搞得比别人好,那叫“优势项目”,或者说“亮点”,而不是“特色”。比如,所有学校都在搞学生社团活动,但你校规模特别大,项目特别多,成果特别显著,这是你的优势项目;同样,没有哪个学校不重视家校合作,因为孩子的成长必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一致,但你校的家校教育更全面,更持久,更有效,这也是你的优势项目。总之,这些都不能说是“特色”,只能说是“亮点”。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成都市三河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该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开设了“风筝课程”。风筝课程当然不仅仅是带着学生放风筝,而是通过给学生介绍风筝文化和制作风筝,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向孩子们介绍风筝的历史,让他们知道风筝也是古代中国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给孩子讲述有关风筝的传说,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吟诵有关风筝的古诗文;介绍风筝的类型和工艺技术以及制作过程,人人动手制作风筝,并展开比赛;带着孩子在野外放飞风筝,体验大自然的美和生活的情趣……

作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比如,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课表。学生按照“自己的课表”到不同教室上课。仅这一点就的确与众不同。当然,一个学生一张课表的背后,是以人为本的有效落实,是课程设置的煞费苦心,是教室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师资力量的合理整合,评价体系的科学创新……北京十一学校课程设置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科目进行“分级”,让进度相当的学生在一起上课,避免因为学生进度不一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例如,高中数学是5个层级,物理、化学、生物都是3个层级。学校会通过考试,建议学生应该学哪个层级,这样就保证了授课的针对性。如此一来,“因材施教”便不再是空话。

无论是地处乡村的三河小学,还是位于首都的十一学校,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特色,的确是真特色,是他们独有的理念、课程和形式。“人无我有”才是“特色”,而“人有我优”只是“亮点”。

我还想强调的是,特色的形成需要实践,也需要时间。也就是说,特色是“做”出来的,不是“提炼”出来的,更不是文字游戏;这种“做”是一种长期坚持与积淀。那种急功近利为特色而特色推出的“特色”,都不是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