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转型是我国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其自我更新和调适的源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两种倾向,认为促进教师内在生命成长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提出了对高校师德建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变革 高校 师德建设 实效性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规划课题《基于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编号:14Y124); 陕西省2012—2013年度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招标课题《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编号:JSDW1301)阶段性成果。

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教育环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容易进入道德困境的曲折阶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作出适合时宜的改变。

社会转型:高校师德建设的背景和动力

当今中国社会是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动态过程之中。[1]在社会转型时期,包含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它的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流动、分化、世俗化、传播媒介的扩大,文化和教育的提高等。[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不是亘古不变的,其内容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动态的改变,传统道德往往会受到冲击,最容易出现道德裂变问题。因此,社会转型是师德建设的大背景和动力,它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师德建设方面就要作出相应的自我更新和调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于2011年12月30日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以教人〔2011〕11号印发。《规范》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部分。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指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教育部随之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被称为“红七条”的师德禁止行为。这反映出了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日益重视,并作出了更深的理性思考和尝试。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值得注意的两种倾向

对师德的理解直接决定着在教育实践中对教师培养的思路。当前在高校师德建设方面存有这样两种倾向:第一,过于强调对教师的“规训”。就是学校一搞师德建设就成了自查自纠,成了思想作风整顿。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路就成了给教师提供一些几准几不准的行为规范,并且用惩戒的方式保证教师遵守行为规范。学校对于教师过于注重行为上的规训,这源于对师德的理解过于狭隘和表面,将师德和规范等同。师德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德性,二是规范,当然这两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实践中过于注重对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而忽视将规范如何内化为教师的内在德性,正如西方现代伦理学家麦金泰尔所说:道德最根本的意义是内在的品格,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则。[3]将高校师德狭义地理解为是教师应遵从的一种行为规范,将师德和规范等同,会导致教师对师德的一种本能排斥,教师会认为师德就是约束自己、限制自己的条文规范;第二,过于强调一种“单向的道德”。从道德的产生来看,道德应该是自我价值和他人需要的统一。叶澜指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师德亦不例外,师德的作用指向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种牺牲的道德,即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利益基础上的一种道德,也因此导致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和管理层的冲突、矛盾。

促进教师内在生命成长: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师德建设的内在机理是帮助教师形成内在的精神结构,最终形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高校师德建设不应成为对教师的一种禁锢,一种限制,而是一种帮助,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教师在职业倦怠中找回对工作的激情,帮助教师自我实现和形成职业幸福感。有了职业幸福感,才可能真正地将教书育人当作乐趣,当作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所以,高校师德建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人文关怀,教师内在生命状态、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敬业、悟业、乐业的程度,也蕴含了教师是否具有健康人格的魅力以及不断自我创造的能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高校教师是助人的职业,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面对繁重的工作量、长时间的消耗,以及育人的繁重性,使得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只有把教师内在生命成长、教师幸福能力提升当作高校师德建设的根基时,教师才会散发教书育人的热情,用自身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转型期提高高校师德建设实效性的策略

1.提升师德建设的内容

师德建设的内容是师德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载体,为保证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在师德内容方面要避免低水平重复。

一是要与教师碰到的现实疑难问题相结合,这样师德建设才不会流于形式;二是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离开专业理念和能力去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苍白无力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跟以往的学生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复杂性,这种变化必然要求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2.扩大师德培训的对象

在师德建设的对象方面应避免单一性和笼统性,各个相关因素应该形成一种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

一是在师德建设上既要针对教师层面提出要求并设计干预措施,同时还要重视其他相关因素的建设;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老中青三个阶段的教师的职业道德状态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

3.完善师德的评价方式

⑴评价回归到教学生活中来

师德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以体现的。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指导论文等每一个环节中都凝练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评价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应回归到教学生活中来,回归到与学生的相处中来。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进行细化评价,例如评选备课最认真的教师、上课最有吸引力的教师、论文批改最认真的教师等。

⑵以有效的活动为评价的载体

为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学校都进行了很多活动,但相当一部分都流于形式,教师并没有产生内心的认同,反而普遍觉得空洞,对自己的师德提升没有什么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开展的师德活动的有效性是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最重要的前提。

⑶提倡正面的舆论导向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舆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目前在舆论方面,个别教师做出的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经媒体的渲染,以偏概全,影响了高校教师的整体形象,也就间接导致教师形象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滑坡,学生向师性下降,无形中冲击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在评价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多树立正面典型,各类媒体对高校教师应多一些正面的舆论导向。毕竟,在教育岗位上大部分教师都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通过对教师进行积极正面的形象宣传,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传统。

⑷注重内省慎独

《礼记·中庸》里写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立活动,无人监督,在有各种不道德行为的可能并且不会被人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行为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一种道德修养中应达到的境界。作为高校教师师德的主体,教师应对师德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认识,坚持内省以及与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周建国.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39.

[2]曾小华.文化制度和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375.

[3]赵宏义.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