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如创新思维一样,也是优秀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素质。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意识,能够在个人气质的塑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多向和逆向思维,在美术所独有的意境之中创造并发现美。

【关键词】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

近日,流行于网络的一则热帖“我是美术生”,道出了我国每年数十万的美术学子求学的辛酸经历,这是对社会上存在的对美术生的误解和自身困惑的申诉。当代我国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现状令人担忧,社会没有达成的对美术内涵的普及,致使美术专业的学生,很多进入大学以后显得不知所措。学什么,到底为什么学?成为一些美术专业孩子面前的最大困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从开始学习就未得到明确的定位,美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往往脱离不了灌输模式,本应兴趣十足的专业,变得枯燥而乏味。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美术素养,进一步通过艺术的启迪,而将单纯的美术教学转换为综合性的美术发展,让学生朝着多方面的方向发展。

创新思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美术教育教学内涵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术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要求就会相对较高。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集中精力,对于学习也不是很积极,这样的教学实效性就会很差。因此,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对待学习,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态度投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1]。美术教育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对美有充足的认知,能够在美术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认知、感知美,最终能够让创新思维有所提升。

2.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更讲究对于大自然的观察,这一切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例如风景或是城市中的一花一草等。所有美术教育的重点都能够结合大自然的美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现无穷的魅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感受到创作的乐趣,能够充分将自己的创新精神展现出来,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所提升。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关注到生活中的美,并将他们展现在作品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术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3.美术教学创作阶段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的所有过程中,需要对美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要能够整合资源并结合所有创造性的思维进行联想,从而研发创造性的实践训练。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创作阶段就是激发思维的过程,要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美术学习的创作阶段,这对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一个民族要想进步,离不开创新,这是国家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要能够推动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够真正将应试教育转换为素质教育,而美术教学就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被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美术教学的结束阶段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课程中,对于学生创造性和独特性思维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创作完一个作品之后,就会有一种来源于喜爱美术的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造就了学生下次继续努力的一个动机。学生在反复地不断学习和努力过程中,就能够促进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自己的内在动力变得更加强大。美术教育是公认的最好的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的手段。通过美术教学的手段,将外在的艺术与学生的内在相连,帮助他们挖掘自我优势,勇于面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与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在大自然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说得到就能够得到的,它是在不断地探索和进取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品质,要能够让学生培养创新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此才能够提供生活中最为美好的事物,通过艺术加工,让艺术作品变得更加耐人寻味。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回归自然,与自然进行充分接触,感受蓝天、白云的力量。学生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并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将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在对作品的描述中[3]。无疑大自然是有魅力的,要能够通过人的智慧,将这些自然的景观展现在画作中。通过大自然来增加自己的艺术创作的灵感,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有更加丰富的创作欲望,在审美的过程中,展现事物所呈现的具体形态。当然学生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要能够真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不断继续改造,摒弃一些加工过的自然景观,在作品中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想法,并充分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在感受微风的时候,就需要解读自然,感受生活,并能够激发源源不断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其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学生应动手去触碰和选择能够再现其灵感的绘画手段,再现出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作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美术的存在方式、涵盖文化的推广方式、品牌与艺术家,明确艺术主题与社会元素的联系等多元主题并置的重要环节,提升艺术独创性效应在社会中推广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爱好,就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能够陶冶学生的情趣,并促进性格的完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让学生朝着德、智、体、美的和谐方向发展,保证精神世界可以有一定的提升。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告知学生感受美的方法,还要在审美之中获取灵感,不断将理性和感性进行有效结合。美术学习的兴趣是建立在对某一学科认知基础上的,这种兴趣的建立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美术作品的产生是建立于创作者的心理所需和心理表达基础上的,这就要尊重学生质朴、真诚的表述,不要在画面中总是追求像不像、对不对这类带有家长或教师个人情感的评判,让学生先从自我的情感理解看待事物,尊重他们的选择,并鼓励他们去延续自己的审美能力[4]。在美术创作领域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大师和画匠的区别。从古至今能够被界定为艺术大师的人,在其创作领域都具有高度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标志着开启了一个时代美术创作的方向。可见,他的创造是具备独我性的,而且这种创造是别人不可模仿的,每个个体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所以,要培养学生所独有的审美能力,不断从审美方向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如何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建设栋梁,学生们要能够通过美术的学习,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最大限度地激发潜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直觉思维的培养。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能够让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视觉的意向,而对事物有更加立体的认知。在美术训练过程中,要能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分析,培养逻辑性思维。直觉性的思维能够激发灵感,而不是让学生进行分析,美本身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示;第二,形象思维的培养。事物的主要特征需要荣誉情感的力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有所改善,进而保证学生的直觉能力有所改善;第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直觉的感受探索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突破事物的本质来看待旧知识,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寻求全新的知识体系[5]。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单一学习某一种绘画技巧,应更多地侧重对美术规律的学习,感悟个人适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感觉,学生的思维此时应是开放式的,不应单独从应试角度强化和规范学生的创造性思路。应先让学生懂得艺术创造的真谛,了解如何创造艺术,用审美情趣去看待艺术。

美术作品的产生偏重于感性,单靠书本上的知识、概念,不足以确立一个成材的动机。在美术教育课程中,应建立较完善的艺术普及课程,不要形成拿起画笔的目标就是为了考试的单一局面,这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之一。应大量推广生动、浅显、易于动手的创造方式,让学生想象的魅力再现于他们的作品中,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不断进行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贾秀梅.利用学科特点,增强专业能力——浅谈五年制幼教专业语文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7).

[2]江燕群.培养创新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9).

[3]王娜.浅谈创新思维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运用[J].大众文艺,2010(23).

[4]张金柱.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是美术教学的重点[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5]俞华芳.激扬文字,放飞思维——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