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问题讨论”引入口语训练课程,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问题讨论”中,选择问题、分析问题、表达见解这三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积极介入和指导,从而启发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关键词】口语训练 问题讨论

本论文为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口语表达课程改革与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11-21。

“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锻炼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场合的口语和交际能力。现行的诸种教材一般涵括了朗诵、演讲、辩论、口头发言、社交辞令等方面。笔者以为,这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急需填补,即对当前热点问题的讨论。

大学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学会读书和思考,关心社会并能真正地准备服务于社会。口语技能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与交际能力上,更应该鼓励他们热情地关注社会,大胆地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做一个有良心、有担当的知识分子。

笔者将问题讨论引入口语训练的课堂,尤其注重三个环节的指导,即:选择问题、分析问题、表达见解。选择问题不能太盲目,分析问题要借鉴多种角度,表达见解应该明确而有条理。笔者在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深入性。在多次的问题讨论训练之后,多数学生能够密切关注社会时事,其语言表达愈发清晰,见解愈发多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独创性思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问题的选择与深入

问题的选择采取学生自选与教师推介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在每节课中设置两个环节请学生参与。

一是请学生分享最近读到的一段短小的文字:一句有趣的话,一则新闻或是一则微博。这个环节很短,旨在分享即时的讯息。

二是请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一周的准备,然后发言讨论。这个环节每人发言约5分钟,要求学生对一件事情有较深入的了解,整理和分析各种知识来源,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提出的话题有“大学的意义”、“诚信危机”、“爱情”、“小悦悦事件”、“戏曲的衰落”、“江南Style”等。

笔者为学生推介的话题有:“通识教育”、“城市与乡村”、“科学与伦理”等。

最初,学生的讨论容易停留在浅表层面,其表达缺少个性色彩,多为对他人话语的模仿。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相关联的知识,由浅入深,表达真正有见地的看法。

如“大学的意义”这一话题,多数学生认为,大学即是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培养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的讨论并不能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的书籍,让他们了解大学的历史。并推荐某杂志每年一辑世界名校的特刊,了解当前最优秀大学的教育理念。这一话题的讨论能让学生反观自身,作出改变。

如“诚信危机”这一话题,学生在课堂上列举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天价国画造假等等新闻旧闻,无不义愤填膺,痛斥那些丧失道德良知的人。话题的讨论多止步于此,情绪也非常单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诚信危机的原因,从三个角度启发学生,如经济层面的原因、制度层面的原因、精神层面的原因等等。学生对事件的原因有了深度思考后,也更能为改变这个社会的诚信状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又如“戏曲的衰落”这一话题,是一位票友学生提出的。她的第一次发言较为严肃,叹息传统文化后继无人。听众的反应也比较淡漠。笔者单独和她沟通,希望她能从多角度考察戏曲衰落的原因,建议她收集音频视频资料丰富自己的发言。该学生的第二次发言,谈及现代多种媒介的兴起对传统戏曲的影响,并对当前戏曲的现状作了介绍,还为同学播放了自己珍藏的演出录像,获得了较多关注。

2012年全球风行的视频“江南Style”曾引发学生浓厚的讨论兴趣。他们的观点分为两派,一方认为这样的歌舞炫目好看,值得关注;另一方则认为这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东西,是垃圾。我提出“后现代碎片生活”的概念让他们思考:在当下社会中,是否常有炫目的东西转瞬即逝?人们是否都迷恋短小的、形式感的碎片,而难以对一个有难度有长度的艺术作品投入持久的精力?读微博的人比读书的人多,这证明了什么?人们在短时间内争相追逐一个东西,不久就淡忘了它,这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太多飘散式的行为,而缺少专注行为。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深入到了“江南Style”风行表象的背后,有了延展性的思考。

“通识教育”,这是笔者刻意为学生推介的一个话题。在今天的大学里,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很不均衡,理工科学生对于文史哲知识不闻不问,文科学生欠缺逻辑思维和科学理性。笔者身处一个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大多数的学生选修文史类课程,是为了容易得学分,并非出自对多门类知识的兴趣。有一些理工科学生爱好文学和艺术,却时常质疑自己是不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人们太在意“有用之用”,而忽略了“无用之用”。围绕“通识教育”展开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进入到一些陌生的知识领域,阅读更多元的书籍,成为知识结构更和谐的思想者和行动者。

如何处理雷同话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常常汇集在某一个相同的事件上。针对同一事件,他们发表的见解也大致相似。多年的体制教育和“标准答案”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如何让他们突破藩篱,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是笔者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譬如,有五六名学生都在发言中提到了“小悦悦事件”。第1个第2个发言者尚有听众。后续的发言者和前面同学的观点雷同,他们的声音很难获得关注。

笔者提议学生查阅各类新闻刊物对这一事件的多角度报道,不要仅仅停留在怒斥和哀叹上。

随后的课堂上,学生针对这一事件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考角度,如:

第一,比较中西方法律中对未成年儿童监护人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并举出西方国家类似事件的判决结果。反思“小悦悦事件”中法律的漏洞、小悦悦父母的过失及艰难处境。

第二,比较近年来国内几例“见死不救”和“救人反被诬告”的事件。

第三,阅读对几名“围观者”的采访报道,深入几名“围观者”的内心,了解他们当时是否看清楚现场?为什么没有救人?

第四,阅读对拾垃圾老太太的采访报道,她从前的生活是怎样的?这件事为她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又如笔者为学生推介的“城市与乡村”的话题。学生发言很踊跃,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都有话可讲。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观点呈现一边倒,均在歌颂乡村的原生态和淳朴,批判城市的功利和喧嚣。并不是这样的观点不对,而是太单向太绝对了,不能够呈现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关于“城市与乡村”,笔者为学生提供如下阅读书目,启发他们的思维:

其一,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①,此书非常敏锐地体察到资本主义进程中的微妙变化,关于人与人间的交流认知,关于时间空间的改变等等。

其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②,建议学生阅读其中关于文明的发生与城市的兴起的段落。汤因比认为:城市文明以建立在精神纽带上的关系替代了农村文明中建立在邻里交往上的关系,这一点可对比今天的网络时代进行思考。

其三,费孝通的《乡土中国》③,考察了中国农村的种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深入了解我们本土的文化和习俗很有帮助。

学生经过深度阅读后,能够更细微地体会城市与乡村的复杂性,不再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为发言制订主题句

论点不明晰是课堂发言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针对一件事,学生想表达多层意思,没有理顺就走上了讲台,也未能注意详略安排,这让听众感到乏味。在笔者的课堂上,曾有学生发言时间过长,论点分散混乱没有中心,被台下学生不耐烦地打断,造成尴尬局面。

课堂发言应以简短明晰为宜,不宜表达太多观点。一次发言只阐明一个主论点便足够,其余分论点必须围绕这个分论点展开。

笔者请学生以提纲的方式组织自己的思路,与主论点无关的分论点要舍得放弃。最好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发言制订一个响亮的主题句,在发言中重复强调几次,为听众造成强烈印象。

例如:马丁路德金的著名主题句:“我有一个梦想……”

例如罗斯福就职宣言中的著名主题句:“我们唯一可以惧怕的就是惧怕本身”。这些主题句在当年的演讲中振聋发聩,并在后世流传久远。

笔者提议学生为每次发言拟定主题句。如一位学生在关于“通识教育”的发言中提倡学友应突破学科限制,获取多门类知识。他拟定的主题句是“挣脱你脚上的绳子”。又一位学生在“诚信危机”发言中列举了国内多例失信事件,他拟定的主题句是“中国怎么了?”他们的发言都收到较好效果。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多位学生在发言中针对此事展开讨论。其中一位学生钦佩莫言的文学才华,同时又对莫言政治上的犬儒主义感到困惑。他的立场摇摆不定,不知道该对莫言这位复杂的作家作出如何的判断,这导致他发言时思路混乱言不达意。其实,这类观点游移的情况在学生发言中是常见的。其原因一般出自对信息的理解太过于浅显和表象,未能掌握背后更深广的资料,因此不能对事件形成坚定的看法。我为他推荐《酒国》④理解文学对社会的曲折批判,推荐《莫言讲演新篇》⑤了解莫言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并建议他阅读《知识分子论》⑥思考“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的意义。经历两周的阅读之后,这位同学梳理了自己的思路,重新发言,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句谈论莫言的创作,即:“我们不能要求每位作家都是公共知识分子。”这次发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都有了很大进步。

在口语训练课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语音、朗诵、表达等等口语技能,并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如果引入了“问题讨论”,却只是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给予引导和修正,讨论中将有可能出现太多浮浅套话或雷同发言。

“问题讨论”,需要学生的参与,也需要教师全程伴随和指导。从最初选择问题,到对问题的多角度剖析,再到发言中的清晰表达——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环节的参与度越来越积极,发言中不乏真知灼见和犀利的表达。我们期望着他们能够多思考多阅读,渐渐养成敏锐的观察力、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注释:

①[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城,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④莫言.酒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⑤莫言.莫言讲演新篇[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⑥[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