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问题之一,学术界和学生管理者也在不断进行探索。研究高校大学生自杀诱因及开展有效的预防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稳定安全的重要内容。文章简要分析了高校大学生自杀的主要诱因,并总结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诱因 预防策略

近年来,各高校不时出现的大学生自杀现象,不仅是学生家庭的无尽伤痛,也是社会人才的巨大损失,成为影响学生家庭和谐与学校稳定安全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对于一线的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干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不断进行总结探索,对这一现象略有思考。

高校大学生自杀主要表现

从网络调查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总人数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现象越来越严峻,逐步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大学生生存状态话题。综合而言,大学生自杀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现。

一是跳楼自杀,调查研究情况显示,跳楼自杀几乎占大学生自杀形式中的70%以上,占比最高,是大学生自杀最常见的方式。一方面在于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不成熟、心智不健全的状态,在某些事情上爱钻牛角尖,容易造成一时冲动,酿成惨剧。二是服药自杀,这是部分大学生自杀中较缓和的一种表现。大学生服药自杀行为,因为其隐蔽性高,不容易被发现,往往错失最佳救助时间,对大学生的生命造成极大的损伤。三是其他自杀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割腕自杀、上吊自尽、溺水自杀等,这几种自杀方式,虽然能够为救助留有一定的时间,但是很多情况下不能得到有效救助。

高校大学生自杀诱因分析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因其对自杀原因的解释和分类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往往导致自杀率的明显增高。据统计,中国每年至少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成为青少年的头号死因,自杀也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

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业就业压力型。在出现自杀情况的大学生中,普遍属于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的“四困”学生,这些学生怀着对大学的向往和对人生美好的憧憬进入大学,以期通过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们背负了太多的期待和压力,而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和日常开销给他们形成了巨大负担,有的学生家庭为支付他们的学业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自己在学习中学业平平或学习困难,有的勉强能够完成学业但就业不顺、前途渺茫,长期的心理压抑最终导致心理的崩溃,极易导致大学生自杀现象,这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2.情感受挫型。部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不能理智面对情感上的挫折,也是高校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诱因。大学生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对于感情有着美好的期许,对感情的唯一性尤为看重,在恋爱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结束一段感情,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难以理性面对感情挫折,往往以自杀或者提刀相向来冷处理,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3.环境不适型。从大学生自杀者的自身来看,他们大多属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疏离于友情和爱情之外,亲情不能有效填补,容易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和幻灭感,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各种媒体中经常出现的大学生自杀报道和周边环境中出现的社会丑恶现象,使部分求生意念不坚定的轻生者更加倾向于出现自杀情况。从自杀发生的季节来看,每年春季尤其是五月份大学生容易产生自杀情绪而走向不归路,这也与就业难带来的压力出现了重叠。

4.独子家庭型。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量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导致了很多问题。独生子女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流,其特有的依赖、敏感、孤僻、自我等性格特征直接导致部分独生子女学生一旦离开父母家人,就无法适应,偶遇挫折,不知道如何处理,便会自杀。有的则是自我膨胀,自私自利,偏狭多仇,往往不能与其他同学共同协作,分享成果,稍遇不公,或者得利不多就牢骚满腹,大吵大闹,甚至倾向自杀。

大学生自杀的预防策略探究

大学生自杀虽属偶发事件,但也是各种矛盾和压力长期聚集的结果,悲剧的发生也经过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做好预防工作才是防止大学生自杀的根本,其着力点在于心理干预,要及时做好学生心理不畅、心理扭曲、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疏解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大学生入校后开展生命教育。存在自杀行为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遇到了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挫折和痛苦,无法自行解决,才会选择放弃生命,也在于他们对待生命的看法、解释与信念。为此,在大学生入校后,普遍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逐步感悟和诠释生命,建立生命与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教育已经逐渐兴起,不仅对存有自杀想法的学生有规劝效果,而且能够普适于大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防患于未然,更能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方面形成一道坚固屏障。

2.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由宿舍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咨询部、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构成,对学生心理问题按照自下而上或跨级的运行原则,及时发现、治疗的“四级心理干预机制”。要充分保证发挥其作用,一是要普遍开设心理课程,加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只有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障碍、心理疾患才能根本消除;二是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建立合理有效的疏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方便地咨询相关心理问题。学校、家庭、学生共同重视心理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关爱学生生命健康才能使“四级心理干预机制”更加行之有效。

3.构建针对性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大学生采取自杀等过激行为前,往往有迹可循。如无缘无故道谢、告别等信号,表现焦躁抑郁、性格多变、长期失眠、赠送贵重物品等,以及在日记、信函、日志等书面留言,透露出对生命的绝望等先兆。构建针对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体系应从日常入手,除了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干预外,还要积极发挥宿舍心理咨询员、辅导员、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的作用,早发现、早预防,共同形成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体系。

参考文献:

[1]边玉芳.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峰,蔡迎春.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灵成长之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余虹等.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4]闫守轩,王亚静.构筑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

[5]郭学利.高校生命教育的分析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