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校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学生就业压力日趋突出。本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1、2012、2013级在校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适应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正处在一个逐步适应的阶段,并从高校、大学生自身、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等方面提出构建基于职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适应性 就业能力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现状及胜任力水平研究”(2013JK0416)研究成果之一;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就业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研究”(11JG008Q)研究成果之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学生就业压力日趋突出。不少用人单位希望达到人才的“零磨合”,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及工作能力信心不足,自我成就感下降,在面对人际关系、就业压力、角色转换时感到无所适从,出现职业适应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就业鸿沟”。从当前人才市场和就业模式的要求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职业适应性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基本任务,是个体对环境、人际交往的能力、岗位的初始胜任程度等适应过程和结果,是大学生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大学生职业选择意识的形成时机相对滞后,造成就职后职业适应水平偏低等问题。系统研究大学生职业适应性,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缩短未来职业的“磨合”期,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发展的基本状况

为从整体上把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适应性,我们采用自编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职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1、2012、2013级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纸质问卷,随机选取320位学生,发放问卷320份,实得有效问卷315份。在有效问卷中,涉及全院6个系,9个专业,其中男生29人,占9.2%;女生286人,占90.8%。其中,文史类专业占61.0%,理工类专业占29.8%,艺术类专业占1.6%,其他占7.6%;大一学生占2.2%,大二学生占53.4%,大三学生占44.4%;专科学生占总人数的68.3%,本科学生占31.7%。因为是新建本科院校,大三专科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而本科班学生还没有毕业。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问卷从个人层面、高校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了划分,分别为就业形势、职业取向素养、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意向、就业难解决办法和专业课程等开设6个维度,每个维度各3题,参考国内外职业适应性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结构化访谈,收集大学生反映职业适应性的相关条目,经过初测和反馈,最后进行实施,编制李克特五点量表,统计时从“很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计分。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职业适应能力方面正处在一个逐步适应的阶段,基本上对目前就业形势能理性看待,其主流基本上是健康的。

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发展特征

1.半数以上的学生有明确的择业意识和动机

在此次调查中,有28.6%的学生大一一进校开始关注就业。有40.9%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就有了择业意识,30.5%的学生从大三开始有了明确的择业动机,开始关注就业机会。此外,在为就业求职作准备中,25.7%的学生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17.8%的同学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为就业作准备,15.6%的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课程,21.5%的同学努力学好专业知识,19.4%的学生提高自身求职技巧等。这说明,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明确了择业意识并开始作择业准备,学生自主择业模式就业方式使得学生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价值取向中看重发展和机会

调查表明,17.5%的学生很担心就业,无所适从;53.0%的学生认为就业困难大,但仍可以找到。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认识也较为充分。在造成目前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中,22.5%的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17.7%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不匹配,15.9%的学生认为就业渠道不畅,24.1%的学生认为就业期望与需求不匹配,19.8%的同学认为有其他的原因。在选择工作的价值取向上最看重发展前景和工作机会,把薪酬待遇、专业对口及人际关系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在回答选择单位时考虑的因素,41.0%的学生选择单位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学习培训机会,22.2%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11.7%的学生选择专业对口,13.3%的学生选择人际关系。这说明,大学生择业标准在逐渐成熟,更看重的是工作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

3.大学生对收入水平期望值相对合理,积极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

多数大学生对月收入期望水平比较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1500元以下的有0.6%,选择1500-3000元的有50.8%,选择3000-5000元的有36.2%。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月收入水平的期望值是符合实际的。还有的学生期望水平比较高,选择5000元以上的有9.2%,这显然是高于西安市的平均收入水平。有27.0%的学生认为决定能否找到满意工作最主要的是提高自身技能,27.0%的学生认为要进行职业培训,18.0%的学生选择了合理的择业期望,28.0%的学生选择拓宽职业渠道。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原因。

首先,很多大学生择业时倾向于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与环境较好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回答就业单位意向时,选择稳定性工作的有45.7%,选择有自主性工作的有23.5%,选择有挑战性工作的有6.3%。找工作时对自己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就业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发生了错位。20.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就业优势,28.9%的学生不清楚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部分大学生对薪资水平期望太高,与单位的薪酬水平有一定距离,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水平低的原因之一。

其次,大学生扩招导致高校只注重学生数量而不注重学生质量,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千校一面、千人一面,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从课程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等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能力方面雷同性严重,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自身专业优势,可替性强。这就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发展动力不足。56.2%的大学生认为在求职的过程中最欠缺的就是工作实践能力,所以,高校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挂钩,最该改进的是学生的实习和实践能力。

基于职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作为升本不久的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和别的高校有区别。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专业的特性,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既要突出自身优势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考虑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安排就业指导、社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适应性能力培养课程,以实训专周或专项实习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训练列入对学生的考核指标中。同时,学校给予场地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创设真实环境、模拟环境、课堂教学环境、课外活动环境等多样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职业实践。

2.大学生应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但大多数大学生没有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方向不明确,大学生就业能力最欠缺的是实践能力。20.6%的学生求职中遇到的困难认为是缺乏沟通合作能力。职业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是大学生最缺乏的职业能力。所以,大学生应作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端正择业心态,掌握职业信息,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3.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政府加强引导

企业通过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向大学生提供参与课外活动项目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或是工作机会。高校也可以在相关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并聘请实践导师定期讲座。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政府政策应积极引导,制定政策保障,提供扶持资金。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企业与社会各界支持高校的实习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长期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还需要高校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岗位及社会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晓波.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发展现状与就业能力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林静.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对策分析——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吴御生.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

[4]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5]吴高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6]金凌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