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操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队列队形练习、体操基本动作、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韵律操和技巧运动等。它们既能锻炼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态,又可陶冶情操,抒发感情,是一种非常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形式。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体操类活动练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柔韧、平衡、协调性的快速发展。这一阶段的儿童比较好动,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也较弱,常因成功而欢呼,因失败而丧气。因此,体操教学应着力于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不要过多地留下失败的沮丧。笔者尝试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练习形式多样化、教学设计巧妙化来激发学生体操活动学习的兴趣,并借助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参与练习,从而提高体操教学的有效性。

1.挖掘生活素材,吸引学生参与。

体操教学内容是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很多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都来自体操教学。传统的体操活动偏重于技术要领的传授,教学枯燥无味,内容远离实际,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把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入课堂,淡化体操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可以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滚翻活动形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中各种方式的直体滚动、屈膝滚动、团身滚动等引入课堂,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从而认识滚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联系,通过一些来自于生活中的素材,创新教学内容,学生倍感亲切而喜之有加,这样使枯燥的动作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觉体操活动就在我们的身边。

2.巧妙设计练习,有效掌握技术。

体操教学内容中,技巧类动作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动作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分解简化动作技术,也可以原动作形态和要求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设计辅助练习,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例如,滚翻教学中布置斜坡面进行练习,让学生从高处向低处滚翻;跪跳起的练习可提高起跳位置,从三层垫子到二层垫子再到一层垫子进行跪跳下练习,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动作的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动作。小学体操组合动作练习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将组合动作的难度控制在既要使学生能保持完成动作的信心,又需学生作出一定的努力方能实现的范围之内,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练习,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到有效掌握动作技术的目的。

3.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实效。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让课显得生动丰富,更重要的是可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教学方法的变换中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喜欢模仿和接受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采用游戏竞赛、情境教学、主题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唤醒学生的情趣、丰富学生的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寓乐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在统一练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自学、自练的指导;经常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包括2~3人的结伴学习,4~6人的小组学习,7~10的小群体学习;把启发学生开展创意活动作为经常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设想出新的体操动作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借助教学魅力,促进学生参与。

体操动作是力与美的表现,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漂亮、优美的示范动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会对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学生往往因为欣赏、仰慕老师,而自然而然地喜欢这项运动。“身”教重于“言”教,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姿势等一系列非语言因素的作用,撩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如在体操练习中,对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信任的目光与鼓励的手势,会激励其增强信心;对那些完成动作优美的学生,可以通过点头和微笑表示对他的肯定和祝贺;面对练习失败的学生,教师在肩背上轻轻一拍,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传递。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丰富教学内容、降低动作难度、改造场地器材、注重保护与帮助——这样,体操教学才会更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教学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真正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