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它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在的教师所倡导,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苏格拉底研究教学法的基础(谈话法),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无论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还是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或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提问都会经常用到。它对学生来说,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查理解程度的作用。可以说,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是语文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目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提问是重视了,也体现出了一些教育观的转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暴露出一些问题。经过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记录统计,我们发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表面性提问,只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2.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3.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的提问为畏途,等等。诸如此类的课堂提问,致使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严重缺失,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的整体效率。

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根本在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高以及进行有效提问的措施不当。现在我将集中谈谈实现有效提问的方法。

1.问题的范围要确定。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范围确定,然后学生才能知道怎样回答。如果问题的范围太广,学生就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2.问题的表述应当简洁明了。问题的措辞要简单,不宜太长,问题中的形容词若太多,往往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而且问题太长往往把答案的线索在问题中泄露出来。问题固然要简单但也要明白,不要含糊其辞,使学生多有误解之处。

3.问题应当有思考价值。教师发问时应多采用思考性的问题,即使发问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复习的机会,也应当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较有价值的问题。如果采用事实性问题,也要在事实问题的后面,加上几个思考性问题,以免学生偏重于机械的盲目记忆。

4.问题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水平。问题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经验和学力,尤其是思考性的问题更要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语句,要避免用生僻的字和专门的名词,以免学生不能理解。问题的难易也要切合学生的能力。容易解答的问题可以向一般学生发问,较难的问题,可向优秀学生发问。

5.问题的内容要有价值。问题的内容应当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一般是重点、难点和疑点。而烦琐的、不重要的问题则不必向学生提出。

6.提问时不要直接用教科书上的文字。因为若教师常用教科书上的字句发问,学生就会盲目地记忆教科书上的内容,从而应付教师的提问。

7.问题要有组织有系统。教师若能将所要发问的问题预先计划一下,使之有组织有系统,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相联系,一环扣一环,就会对学生思考问题有很大帮助,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莫大益处。

比照以上标准,国内学者所做调查显示,一般教师每节课的有效提问只有56%。也就是说,一堂课上,还有44%的提问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应以中心问题为纲,把纲目串联在主线的基点上。要把握好“为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服务设计问题”的原则,把握中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避免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做到先后有序,前后融通,使所有的提问结为一个整体系统。对于那些无法预设的、偏离目标或与本主题无关的问题,教师应当理智地舍弃,确保自己教学的航船顺利驶向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