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鱼”指称“单一的数学知识”,而“渔”指称的是“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推而广之,笔者认为,在当下的数学教育语境下,“渔”不应当仅仅指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更指数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儿童数学教育中实施“渔场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数学教育的至真追求。

一、渔场教育:内涵及其意义

1.渔场教育是一种情境教育。情境是数学的脊梁,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好的情境是儿童的数学“实习场”,能够唤醒儿童沉睡着的“缄默性”数学经验,能够引导儿童走向“发现之路”。在情境中,数学不再是“虚幻”的,而是感性的、可触摸的。儿童将在数学学习时和数学真实地相遇。

2.渔场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渔场教育有着较强的“现场感”,它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儿童的“前数学知识经验”。因此,渔场教育是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的教育。它是一种源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生活中,为了儿童生活的教育。

3.渔场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数学的知识是有生命的,因为数学知识凝聚着人类的生命实践智慧,儿童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在“渔场中”,要让儿童的身心获得自由发展,儿童的视界获得澄明,儿童的内心获得敞亮,儿童的数学精神获得丰盈!

二、渔场教育:路径与创建

创建数学“渔场教育”以儿童的“自我建构与创造”为核心,旨在形成儿童生命自由发展的“生态场”。在这里,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儿童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场所,让儿童在渔场中摸索水性。由此,儿童的思想被激活,情思被萌发,个性被张扬,生命价值得以凸显!

1.营建儿童“自主建构”的“探究场”。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有孩子在笔者将圆转化呈长方形后,纷纷又将圆平均分成16份,通过旋转、拼移,转化成三角形,并且发现,三角形的底是圆周长的四分之一,三角形的高是圆半径的4倍,三角形的面积=(C÷4)×(4r)÷2,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有孩子将圆平均分成8份,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梯形,并且发现,梯形的上底是圆周长的八分之一,下底是圆周长的八分之三,高是半径的2倍,由此也推导出圆的面积。不仅如此,个别孩子甚至这样猜想:将圆转化成三角形最简单,用剪刀沿圆的半径将圆剪开到圆心,将圆的周长拉直,三角形的底就是圆的周长,三角形的高就是圆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圆的周长乘圆的半径再除以2。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真是别出心裁,因为其中潜藏着强烈的“化曲为直”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到幕后”,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性,才能为儿童建构自主探究的“探究场”。

2. 营建儿童“自我习得”的“创造场”。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许多孩子都是按照教材文本中的思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在笔者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还可以沿着三角形的中线剪开,将三角形分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让那个更小的三角形旋转,将原来的三角形转化成高是一半的平行四边形。”孩子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这个发现令笔者和全班同学震惊,接着笔者让这个孩子到黑板上画图、讲解,他犹如一位“小老师”,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3.营建儿童“生命发展”的“生态场”。教学“轴对称图形”,在孩子们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后,笔者出示孩子们已经认识的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孩子们的意见较为一致。可是当笔者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孩子们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孩子们出现了争执。基于此,笔者索性放手让孩子们展开讨论。在孩子们辩论时,笔者都走到双方身边并和他们握手,“老师不完全同意你们的观点,但老师欣赏你们有不同的观点,发出不同的声音。”原来有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则是,判断的依据一定要围绕着关键字“完全重合”,在辩论中孩子们的视域渐渐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