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过程中,巧妙利用关键词和有效信息将知识点归类,可以有效地提高答题效率。那么,如何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呢?关键词就是对解答起关键作用的词,它与答案是相呼应的,正如谜面和谜底的关系一样。通过关键词的提示而得出的答案是最准确的,就像我们利用谜面的提示猜出了谜底,二者呼应于内心,顿时感觉心悦诚服——百分之百地答对了。找关键词这个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加以凝聚,有利于养成细微、严谨、严密的作答习惯和不骄不躁的心态,这在复习备考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树立关键词的意识,培养学生找关键词的能力,就要坚持由意识到行动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一句话不论长短,哪怕三个字,也一定有其关键词。我们语文学科里常考的加点字词,就是关键词。如思想品德科目中经常要求:以下试题任选两道作答,这就是关键词。如化学科目中“以下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什么”,这里的“不属于”就是关键词。因此,学科不分家,要全方位、多管齐下培养学生提取关键词的意识和能力,不要依赖于某一学科。

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提起关键词这个概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陌生变得熟悉了。要让学生把这个词变成口头禅,经常去说,进而还会运用。还要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开展找关键词的竞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教师不要轻易将关键词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探索发现。多读几遍题干或材料,就一定能发现关键词潜藏在哪里。事实上找不出关键词的学生,多数没细读题干和材料,走马观花。我们猜谜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在久猜不出,苦于不能破解而困惑的时候,有个人点出谜底,顿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学生找关键词时也要经历这个过程,体验这种感觉。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抱着找关键词的目的去读材料,起初慢,逐渐就快了。

1.统观材料和下设问题。看清有几则材料,设几个问题,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问题的设定都是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的规律。首先问反映了什么问题,接着分析此问题的影响,最后谈解决办法。弄清问题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答题,避免张冠李戴。

2.材料反映的问题一般由“原因+结果”两部分组成。我们要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用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切忌大范围引用材料原话答题。例如漫画《舌尖上的中国》,其主要反映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作答时就可以用“原因+结果”的步骤将其概括为:由于市场监管不力,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再如反映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率上升的材料,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由于疏于管教,加之留守儿童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不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保护留守儿童刻不容缓。

3.要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影响。一般来说,考题后面都会明确提示学生要从几个方面答题,这里的“几个方面”就是“几个角度”的意思。出题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为预防未成年人或农村留守儿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们应怎么办?就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几个角度中选择最拿手的角度解答。如依法治国、环保节能类的题目,都要求多角度作答。

知识储备丰富了,关键词也就找准了,此时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对知识进行归类,这是一个高级阶段。如谈到“方略”这个关键词就要和“依法治国”相呼应,因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谈到“战略”就要想到为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八大“五位一体”中称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人口素质而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及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谈到“国策”就要想起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改革开放等。

找关键词的能力培养起来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类就会变成一项自觉的行为。可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关键词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