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刊最先报道的户县惠安中学“好人教育”的特色实践活动,因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密切关联,现已在全国范围引起较大反响。为满足广大读者参与讨论的要求,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好人教育”的相关报道和评论,欢迎大家重点关注、不吝赐稿。

户县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样一种“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德育探索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最根本原因在于找到了影响德育有效性的症结,创新了中学德育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新的德育实施策略。这些成果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总结提炼这些成果将可以为我们找到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钥匙。

一、让学校德育真正“接上地气”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我国对学校德育不能说不够重视,有关基础教育的各种政策文件、各种评价与规范都把德育放到了首位,近年从师德建设到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在强化学校德育,但德育的成效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德育有效性不高”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

影响基础教育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学界和实践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不接地气,脱离现实生活,讲“高大上”的东西多,融入学生天天接触的现实生活少;二是德育不能走进学生真实的精神世界,较少关注学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更多站在成人角度思考,缺少“学生视角”,德育方法陈旧缺少创新;三是缺少践行,更多是说教和灌输,提出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学生参与不够,不能将德育更好转化为每一天的现实实践活动。可以说,德育需要关注学生体验和感受,需要结合真实的社会生活,需要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是让德育“接上地气”的探索,重视学生体验与感受,将德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充分结合,德育目标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和行动要求,这样的探索无疑具有更加普遍的借鉴和迁移意义。

他们把中学生的德育目标具体化为通俗易懂的“好人”,“好人”的标准虽然不同,但“做个好人”是全社会每一个人心底的呼唤,也是每个人给自己设定的道德底线,听起来十分朴素、不高的要求,但仔细思考,“好人”其实已经包含了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大部分内容。针对中学生的实际,学校把“好人教育”具体化为“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未来做个好栋梁”的具体德育要求,在内涵的解释上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德育回归到朴素的日常生活中。

什么是“好儿女”?作为社会共识的“好儿女”至少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具有孝心、懂得感恩、理解父母、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让父母“安心”;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自觉自律、不招惹是非,能够让父母“省心”;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志,无论天赋和能力高低,都能够自立自强,做社会有用的人,努力独立创造和享受生活,让父母“放心”;争取有所成就,不断进步,用自己的不断进步让父母“开心”。

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应当是努力做到“有品德、守纪律、爱学习、乐思考、敢担当”的学生;无论出身和天赋,也无论原来的基础和条件,都能够乐观积极地提升自己、发现自己,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学生能够与师友和谐相处,经常发现别人优点、理解别人,在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

什么是“好公民”?好公民应当是遵守公共秩序、很好履行公民义务、尊重他人公民权利的人;好公民应当是热爱国家、具有民族自豪感、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的人;好公民应当是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和发现生活,致力于建设美好社会的人、努力带给他人方便和快乐的人。

什么是“好栋梁”?也许你不够优秀、也许你不够突出,但具有理想信仰的最平凡的人“好人”无疑是托起我们社会未来希望的脊梁,成为有道德操守的人、成为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成为传承和捍卫民族文化和尊严的人,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是社会的好栋梁!

惠安中学把这些要求具体化为一项一项的活动和规范,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变成学生可以感知到、可以体验到、可以看到做到的具体行为要求,配合该校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321评价体系”,就形成推动学生道德发展的内生力量,做到了德育“回归生活、进心进脑、落地生根”。

二、德育思想创新——从“惩恶”到“扬善”

我国中学德育实践中,从思想到行为,更多是通过“不准”“不得”“不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似乎更加重视“惩恶”,把不好的东西“限制”或“消除”、“肃清”从而达成德育的目标。这种德育思想背后的人性假设更多是“性恶”的,教育者像园丁,更多是保护不受不良环境影响、抹掉不应有的分叉等。但现实告诉我们,学生不同于植物,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识控制的人,外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意识系统加工才可能产生影响,学生是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改变他们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外部只能对这种改变产生影响而不能直接改变。

基于“惩恶”假设的教育,更关注发现和惩治学生的不良行为,重视防堵不良影响,强调价值体系的灌输。这样的德育方法,从历史上看,在社会信息比较封闭的环境里,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长辈或教育者,通过灌输和惩治是能够有效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但在信息开放多元的今天,长辈和老师只是学生信息来源的一个方面,以网络和同伴为基础的信息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学生在多样多元的信息环境里通过自己选择和判断信息,结合自己的加工得出自己的结论,外部单一的信息难以对学生发挥确定的影响。多元信息使得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惩恶德育”遇到更多合理性的质疑,越来越受到排斥和反抗,德育思想面临创新的现实需要。

惠安中学“好人教育”的探索,就是把学生当成“好人”进行教育,人性假设从“恶”转向“善”,主要通过“扬善”的活动,把学生“善”的因素发扬光大,用积极的、向上的力量影响学生,构建学生内心世界的防火墙,把“恶”的冲动阻挡在内心深处,在必要的时候适度配合“惩恶”。这样的德育思想更加契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形成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意识,将道德发展从外部约束转向内心的自我觉醒。

他们开展的诚信教育,从“诚信售水”开始,就将眼光聚焦到弘扬诚实守信上,而不是批评惩罚不守信用上,每天统计公布诚信指数而不去查找不诚信的人,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内心的诚信力量不断放大,从而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力量。通过“诚信大使”的评选,不断张扬这样的正能量,让不诚信的人自己内心产生羞愧感,形成“我是好人吗?”的质疑,最终转化为改变自己行为的内在力量。

他们在全校组织的“何为好人”大讨论,人人参与、形式多样,每个人表达了自己对好人的理解,这层层讨论交流、辩论交锋,真正传播了对“好人”的期盼和渴望,不用谁告诉你怎样做好人,无论最后概括的好人标准多么不同,每个人都在反思、冲突中在自己内心深处打下了好人的烙印。

他们创造性地开展的“家庭道德作业”,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在家里“做个好儿女”,学生主动设计并完成“家庭道德作业”,让家长对孩子刮目相看,主动赞扬孩子,使学生因为受到家长表扬而得到快乐体验,也在完成作业中体会到家长的艰辛与不易,充分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与爱,形成了良好的家校教育互动,在发现和赞扬中提升学生和家庭的道德水平。

他们对“好人”的认识从两分法发展到四分法,“好人”“坏人”是两个极端,中间还有“不好的人”“不坏的人”。首先不能做“坏人”,那是社会的对立面,人人嫌弃;其次不能立足做“不坏的人”,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把“不坏”作为标准,这两种都是消极的,我们起码应当做“不够好的人”,还不够好,这是最低限度,也是起点,“做好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他们提出把“好人”看成是由无数“好”的要素组成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好的要素,所谓“坏人”和“不坏的人”,其实质是“好”的要素太少,当“好”的要素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是好人,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自己认为不够好,也都要不断积累自己好的要素,在增加好的要素中接近“好人”。暂时还“不够好”的人,甚至“坏人”,只要努力减少“坏”的要素、增加“好”的要素,就可以逐渐转变为“好人”。

这样的目标和要求朴实而实在,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哪怕现在不够好的人,也有逐步积累成为好人的条件,对每一个人都要看到其内心深处“好”“坏”的两个方面。通过“好”品质的不断积累,对这样的积累及时肯定,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趋近“好人”。很显然,这样的德育思想更加富有哲理,更加适合当代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有可能更好取得德育的成效。

三、德育方法创新——点亮每一个人善的心灯

建国以来在我国中学德育实践中,更多重视认知,重视灌输,强调“应该”和“必须”,近年开始关注德育的人文属性,关注德育的情感特点,但对于学生内心道德的发展研究和重视不够,仅仅提出所谓内化,但如何推动学生内心的反思、内心善的力量的发挥,则重视不够。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悟”几乎被忽视了。今天提高德育有效性,需要着眼“育心”,需要从点亮学生内心善的心灯开始,因为在当今社会环境里,通常外部“给予”的道德已经越来越难以“扎根”,德育更多应当立足道德的“生长”。

道德如何生长?其实每一个在社会生活的正常人都有道德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能否发芽和生长、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更多取决于外部的环境影响。中学德育更应当立足让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善”的种子被唤起或自我觉醒,使道德能够在心灵的土壤里发芽和不断生长,最终成长为每个人内心道德的参天大树,形成强大的、具有道德力量的精神世界。

惠安中学在德育实践中,以好人教育为载体,坚持育人先育心,努力发挥每一个人“善”的要素,不断挤压遮蔽“恶”的要素,从而使每一个人逐渐趋近好人、远离坏人,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并内化,形成自我发展的道德约束力量,行为化后就形成个人长期的道德特征。

以诚信大使评选为基础,学校实施的“诚信借书”、“诚信商店”、“诚信考试”等等,都把学生作为诚信的人看待,即使个别学生一时不能做到诚信,也要用正向的榜样唤起其内心深处对诚信的渴望。这样的德育实践,将注意力集中到唤起人的高尚、道德的约束力量,而不是批评谴责自私、不道德的行为。实践证明,这样的德育实践,当时看来一些不够道德的行为似乎得到纵容,但调查发现“包容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些学生或早或晚(甚至升入大学到社会工作了)都会反思并表达自己的歉疚,成为约束其后来行为的力量。

惠安中学在“好人教育”的实践中,立足让学生自己发现好人、认识好人、约束自己做个好人,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所谓好人的说教。学校开办“草根论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关切,尤其推动社会道德热点问题、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相同的观点,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哪怕是不高尚的想法。这样的争辩不仅没有把学生引导到我们不希望的方向,而是相反,每一次论坛经过激烈的争辩,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仍然都会最终回归主流道德,趋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实践不断证明,我们要相信今天的学生,相信学生反思与理性的力量,更要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深厚的基础,正是有这样的基础才能称其为“核心价值”。

近年惠安中学更是注重通过道德实践唤起学生内心世界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围绕身边的公共问题,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管理招标”和“模拟招标”。比如如何在学校全面禁烟?面对校门前一段脏乱差的马路,又该如何治理?针对这样的问题设计了“惠安中学政治学科建设系列活动之——社会性事务招标活动”,招标设立“校园内全面禁烟的可行性措施”和“校门外兴教路卫生治理可行性方案”两个项目,围绕着学校门前的一段约300米的兴教路环境卫生治理以及学校禁烟两件事,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分别组织招标团队、拟定招标方案,抽签展开可行性方案竞标。这样的竞标不但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主人翁的姿态拿出方案和措施,更引导全校学生更多关注社会事务、参与社会事务、形成推动维护社会事务治理的内在自觉。类似的以招标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自主德育实践活动,通过结合到学校的各类好人评价,形成激励学生全面参与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德育活动成为同学关心的热点活动。

中学德育应当是一种“点灯”的活动,通过在对比中的自我发现和反思、辩论中的迷茫明晰、参与和践行的体验,都是要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希望用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唤醒每一个学生内心道德的种子,不断浇水施肥,使这样的道德种子不断成长,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收获道德的崇高感,收获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力量,形成强大的道德制高点就不惧社会各种品德思潮风浪的冲击。

四、德育启示——从“驱黑”转向“点灯”

惠安中学的实践和探索带来我们对中学德育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实每个人内心世界都存在“善”和“恶”两种道德的力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太极的阴阳,相互约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方发展壮大了,另一方自然就会退缩减少,但任何一方都无法消灭另外一方,方向改变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壮大一个方面的力量,而不是试图消灭另外一个方面。这就如同黑暗和光明的关系,我们不喜欢黑暗,但却无法消灭黑暗,驱逐黑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点灯,当光明到来的时候黑暗自然会隐退,但黑暗并没有消失,它会随着光明的变弱而不断变强。

仔细观察社会的所谓“坏人”就会发现,无不是光明的正能量不断退缩,黑暗的力量和欲望逐渐扩大而成为坏人的,很多腐败分子曾经是优秀的干部、道德的榜样,那个时候他们内心世界充满光明,黑暗的力量不会展现,他们廉洁勤勉,工作能力、业绩、品德都得到充分肯定,但随着职位和权力的提升,放弃自我约束和修养,其内心光明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弱下来了,而贪欲的黑暗一点点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人民的公敌。

我们的学校德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今天的道德,更要奠定学生长期道德的根基。显然通过一时所谓轰轰烈烈的道德教育、强有力的控制和约束、封闭信息进行灌输可以形成暂时的德育成效,但这样的成效经不住社会现实和时间的检验,无法阻挡黑暗力量的冲击。如果我们帮助学生自己发展和生长道德的力量,其内心里“不道德”就会失去存在的空间,如果这样的力量能成为学生内心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修养,就可以终生保持这种道德的力量,自然能够抵制各种社会诱惑的冲击。

惠安中学“好人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第一,我们德育的基本思想应当转变,要从“驱黑”转向“点灯”。应当立足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道德力量,立足形成学生的道德崇高感,转变以惩罚、限制为重点的德育思想,发挥各种正能量的作用,把更多德育资源从“驱黑”转向“点灯”,从扩大积极的道德力量中发展学生的道德。

第二,我们德育的逻辑和思路需要创新,要从“育德”转向“育心”。长期以来我们德育更多关注道德本身的发展,更似就德育论德育,较少真正从学生内心世界出发提高德育有效性,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启示我们德育需要从做“心”的工作开始,“育德”更需要从“育心”开始。

第三,我们德育的具体方法需要优化发展,要从“高大上”回归“草根”、“接上地气”。德育应当是学生生活中很具体的事情,应该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应当结合到文化传播中,更应当结合到学生日常的行动中,把复杂抽象的德育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德育行为要求,这样的德育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