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柏拉图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哲学家问身边的弟子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们十分惊愕,没有想到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然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于是,他们给出了各种答案,有的说用铲子就够了,有的说用火烧,有的建议在地上撒上石灰,还有的说要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除草。”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发现他们除过草的地方,杂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旁边的一片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地坐下,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后来,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他的观点: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这则故事隐喻了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即道德教育要实现的教育宗旨和目标(不再杂草丛生),采用控制恶行、矫正问题的抑恶取向(铲、火烧、撒石灰、斩草除根),可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致力于培养美德、激励善行的扬善取向(种上庄稼)可能才是最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当然在扬善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抑恶。否则,杂草丛生,庄稼也长不好。所以,道德教育是以扬善为主的扬善与抑恶的辩证统一。

源于“善念”的“善行”教育活动回放

回放一:

露天摆放着几箱瓶装水,开口大到可以伸进整只手的投币箱,而钱物的旁边既没有摄像头,也没有人看管,允许同学未带钱先喝水,第二天补上。这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弘扬诚实守信风气而设立的“诚信售水点”。“诚信售水点”采取无监管的运营方式,物品和投币箱一直放在室外,直到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才收回。每天公布三个售水点的诚信指数,根据诚信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时在售水点张贴温馨提示语,或表扬或进行倡议或展示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绝对不去查也不会公布谁拿水未付钱或找零时多找了;在全校范围内评选“诚信大使”,表彰“诚信大使”,开展深层次的活动,如诚信借书活动,诚信考试等,不断张扬诚信的正能量,放大正能量,暂时没做到诚实守信的同学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唤起他们内心对诚信的渴望,产生愧疚,进而内省,内化,并转化为自觉改变的力量。

首先学校活动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弘扬诚信,不是为了查找不诚信;其次学校在设计活动时,是把学生作为“一个诚信的人”“一个好人”来进行预定和假设,相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有诚实的信念,所以就将注意力集中到唤起人内心的善念、正能量上,而不是着力于批评谴责自私的、不诚信的行为,学校通过活动把这股信念的力量延伸放大,从而成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内驱力,进而把诚信作为个人的一种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从容地践行。

回放二:

政治学科组、校学生会联手进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招标活动,吸引了全校师生的注意力,这次活动主要围绕两个主题:校园内全面禁烟的可行性措施;校门外兴教路卫生治理可行性方案。竞标方为8支学生代表队,分别从高一、高二、初一、初二2000余名学生中竞选产生,他们的投标方案完全来自于所代表的学生,从每班2个方案,每个年级20个方案中集体讨论完善,最后形成2个方案,全校四个年级形成8个方案,每个主题4个方案,然后各年级竞选产生能把方案阐释得最令人满意的团队,那些善于表达,知识面宽泛,电脑使用技术好的同学很快脱颖而出,发挥所长,多层面搜集材料,制作精美的ppt,反复锤炼自己的语言和动作,用最美的仪态、得体精准的语言向专家、评委、众多观众阐释本年级的方案,从容、机智地应对20名评委的犀利的质疑和提问……

签订《禁烟诚信协议》:评选校园禁烟大使;在校园中开展“放下烟草,换取水果”活动;举办知识讲座;构建知识长廊;制度与监督并行,成立校园禁烟巡查小组等等措施获得阵阵掌声;在校门外的马路上多设垃圾箱;改善校内食堂的饭菜质量,吸引同学们在校内就餐,遏制校外餐点摆放挤占马路,影响交通;联系交管部门,规范外来停车;联系食品卫生监管部门;设立文明岗等措施得到现场专家的大力好评:“同学们是在用老师、校长、家长、小摊小贩、街道办主任、环保局长、社会事务执业单位领导的眼光来综合看待问题,这是一种创新性思维,这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思维,这种思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学校首先本着相信学生、锻炼学生的出发点,改变以往对于出现的问题,学校和老师提要求,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和监督学生遵照执行的传统模式,相信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拓展所学,探究、合作,层层完善,提出可行方案,并积极主动去执行方案,从而培育学生的公平、合作、民主、和谐等公民意识;社会事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现在是学生,未来就是社会人,要扮演社会角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成为好公民?就要从关注身边事务开始,社会环境的改变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传递社会正能量,扩大社会正能量。爱因斯坦也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具有这样情怀的人就是“好人”。

回放三:

“3”代表“班级三十最”。每学期每班评选出三十名各方面最优秀的学生,确保有50%以上的学生能够获得表彰鼓励。“2”代表“年级二十佳”,从各班评选的三十最学生中产生,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1”代表“校园十佳”,从各年级评选的年级二十佳的学生中产生,代表了不同方面最好的表现。

“321”师生激励评价直接以学生和教师作为评价的对象,根植于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之中,着眼于个体成长的方方面面,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师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把个体比作一棵树的成长,那么,“321”师生激励评价无疑就是将化肥直接施到树的根部,促进树的茁壮成长。

“321”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增值”,“哪壶先开提哪壶”,并努力把这“星星之火”呵护培育成“燎原之势”。让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能个性化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出彩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校有尊严地学习,生活,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因此,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一个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和自立于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每个孩子都具备不同的智能,并且在不同的孩子身上闪现出不同的色彩,而教育就是催生、巩固、强化其智能品质的温床。 “好人”教育就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多元的评价标准,构建出一种多样化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教育生活中,不断彰显好人的个性风采,追求善,臻于至善。

回放四:

“家庭道德作业”作为一项特殊作业,一改以往“照本宣科”的说教模式,以学生在家庭里的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孝亲美德、健康情趣等为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破校内校外的时空限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实践体验活动,真切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身体的、精神的满足与愉悦。同时,在家校互动中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生活经验,使孩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温馨,进而让好习惯在学生生活中生根、发芽,为在家庭中做个好儿女,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奠定基础。

回放五:

学生在学校的广场地面上,绘制中国地图,绘制户县地图;在文化衫上手绘中国地图,女生用十字绣绣制中国地图。

下课了,一群学生围在学校的草根论坛周围,看同学贴上去的帖子,对自己感兴趣的或有不同意见的帖子,自发的跟帖,谈论社会热点问题,校园中的热点问题,讨论道德两难问题……

每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能一眼看见学校大门口一个醒目的公示栏,公布有全校的诚信指数、行为指数、健康指数、卫生指数,像天气预报一样,反应全校师生在这四个方面表现的晴雨表,每日更新,及时提醒大家,反省自己的言行。

两年多的时间,自觉自愿、六人一组、利用周末、风雨无阻地照顾一位失明的孤寡老人,打扫房子,洗衣洗头洗脚,陪老人玩健身器材、聊天、讲故事,给老人过生日……

理念创新与理论链接

道德教育承载着培育有道德的人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使命。但现实中的一些做法却无视受教育者已有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潜能和愿望,而对他们身上的不良品德、存在问题十分敏感,过度关注。

于是,相当多的学校均采用的是看似最快捷也最有效的方法:加强管理,严肃校规校纪,跟勤抓紧。把纠正学生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过分强调矫治功能,习惯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在教育学生时,老师多以“说”代教、以“包办”代教、以“赶出去”代教,贬损冷落的方法也常常出现;在管理学生时,常以限制和禁止为主,以“盯牢”和“看紧”为主,注重强化过失,偏重“纠正”教育以及成人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在某些特定的时候这也许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德育工作的重心仅仅放在对学生违规行为的矫正和处罚上,而不是放在对学生良好品格的积极培养上,使学生的许多正常的积极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自我完善、自我激励等;这样的德育也容易恶化道德教育关系,降低教育者的威信和正面教育的影响力,妨碍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培养。那这种德育工作只能是舍本逐末,隔靴搔痒,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其结果必然是治标不治本。况且,仅靠“严刑峻法”是不会长效的,正所谓“飙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做法的思想根源是一种消极心理,这种德育思想背后的人性假设更多的是“性恶”,而兴起于20 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界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由马斯洛最早提出,它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长处与美德等积极品质,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是针对传统病理式心理学或称“消极心理学”而提出的。它的贡献在于:研究对象是所有人,而不是某些存在问题的人;它的研究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而不是消极品质或存在的问题,这既是对人性的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同时在更大的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我们说人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这一源泉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它是在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关注的是人的主动性和自身潜力。

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学校德育,就是要把学生当成“好人”进行教育,人性假设从“恶”转向“善”,学生教育和管理以“扬善”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善念和善行,哪怕它微不足道,也要大力宣扬,把学生“善”的因素发扬光大,用积极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影响学生,构建学生内心世界的防火墙,适度地配合制度、规则、契约抑制内心“恶”的冲动,从而形成学生的自律自觉意识和习惯。

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首先转变德育思想,因为思想和理念决定行动,思想和理念发生转变,势必就会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学校积极的道德教育。

积极的道德教育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教育关系,以增进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育契机和途径,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愿望和潜能,促成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积极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预防恶习的萌芽和产生。

但正如消极的矫正并不意味着积极的必然产生,积极的培养也并不意味着消极的必然消除。如果对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明显的和严重的道德问题视而不见,也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成长。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仍然要挖掘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一点点良好言行,对之进行肯定、赞赏,并努力把这星星之火呵护培育成燎原之势。当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和尊严,看到了自己日新月异的道德成长,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不复过去的消极自我暗示的阴霾,那么,再对他们进行不良品行的矫正,将会更加容易,效果也更加明显。

德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积极”,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积极的道德教育,朝着“鼓励和培育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以积极的心态探索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机制”这个方向,正行走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