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陕西省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体制、机制建设的建议。本文对政府主管部门、宏观管理部门掌握相关情况,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解决这一困扰我省及全国职业院校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青年教师 企业实践 对策分析

本文系陕西省2013年度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陕西省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JKT07)的项目研究成果。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并且明确了符合职业教育现状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制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因素,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路径的科学决策和开展师资培训提供借鉴。

研究的背景

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下发系列相关文件,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和强化实践性教学要求的专业教师队伍。明确指出,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企业实践活动,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青年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和机制。

但是,在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实施企业和专业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力,严重制约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高效开展。因此,急需对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调研,摸清实践中存在的障碍以及其形成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协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

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

通过对183所职业学校的近331名教师及省内51家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2)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3)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4)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5)“双师型”教师非常紧缺。

1.企业实践的内容

到企业实践的教师要重点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等,学习与所教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结合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1]。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改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2]。

教师到企业实践实行“师带徒”模式,企业要为每位教师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师傅);实践采取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技能培训、上岗操作和演练、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式进行[1]。

2.我省职教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

经过调研,基本上所有职业院校都明确要求教师应到企业实践,大多数职业院校在问卷调查中明确积极支持,部分院校部署了相关工作。但现实是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工作积极性未调动起来,只有少部分的教师参加了包括参观在内的所谓实践活动。

(1)基本建立了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制度后,陕西省教育厅积极行动,及时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推动各地市职业院校启动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先后出台了有关文件,要求各职业院校将工作落到实处。大部分职业院校制定了关于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规定,部分学校还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考核办法。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已经成为考核和评估职业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职业院校采用各种形式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主要有以下形式:①将教师企业实践和学生企业实习相结合。②教师在企业兼职。我省部分职业院校结合专业领域和特色,加强与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兼职。③教师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改项目。④教师参加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⑤教师赴企业生产现场实地考察。

3.我省职教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一是教师自身认识不到位,多数教师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大部分企业对此项工作不重视,认为是负担,态度不积极。同时,职业院校基本没有配备专项经费来支持这项工作。

(1)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多数职业院校教师认识到深入企业实践的很有必要,但是缺乏紧迫感,尚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多数教师采取被动的态度、完成任务式的应付;还有教师到企业去主要是参观一下,没有开展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也有教师与有关企业单位人员事先说好,只在企业挂名实践,请企业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企业实践有名无实,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对教师进行的调研结果统计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2)多数企业不欢迎

通过调查发现,有51%以上的企业对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态度不太热情。接收职业教育教师来实践的企业,相当多是鉴于个人友情或领导关系。不少企业跟来联系的教师明确表示:证明怎样写都行,来看一看也行,最好不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不要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不熟悉的职业院校教师来实践,多数企业基本持不欢迎态度,认为此项工作与企业没有什么关系,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

对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统计如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职业院校教师通过走进企业,能够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等重要环节,更加了解本行业、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在生产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和操作技能。

2.深化校企合作的开展,拓展合作深度广度和创新机制

通过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建立起一批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践和合作基地,为职业院校的师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双赢”。

教师企业实践难以落实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省内外对比、统计分析,目前教师到企业实践困境的表象是教师积极性不高、企业不愿接受,而根本原因在于缺失宏观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

1.缺乏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支持

(1)缺乏约束企业行为的法律与监督机构

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企业没有约束力,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建立健全负责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造成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缺少统筹协调、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有效实施,不利于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鼓励企业参与的政策缺失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了企业要联合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和准员工的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然而,《职业教育法》的适用范围限制,企业主管部门的配套文件及实施细则的缺失,企业参与青年教师企业实践与现实生产的矛盾,鼓励政策的缺失等,无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缺乏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经费渠道

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都能认识到通过教师企业实践,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经费的不足或缺乏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职业院校也是无能为力。

(4)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职业院校都认识到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重要性,但是相关制度并不完善,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方面缺乏约束机制、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评价标准。既没有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进行质量监控,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量化评价标准,仅凭企业实践报告简单评价,无法达到企业实践的要求和目的。

2.多数企业存在多重顾虑

尽管职业院校对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兴趣极大,但企业单位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却都不大欢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怕商业机密泄露。对于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往往优先遴选一些规模大、设备优、在行业领先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保密要求高,担心教师会把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出去,影响企业生产和销售。

二是担心教师的安全。每个企业对安全工作都高度重视,安全考核是一项重要指标。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负有管理职责,若由于参加实践教师自身原因发生了不安全事件,会给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损失。

三是企业认为无义务。目前没有相关政府法规规定企业必须接收教师来企业实践,这项工作对企业纯属额外工作,可接收也可不接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四是企业认为无利润。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从经济上不能为企业带来实质利益。实践教师既不能帮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又不能作为员工为企业劳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相反,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增加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

3.学校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目前,职业院校之所以难以有效组织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开展,有以下三个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限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较少,选派教师去企业实践困难。目前我省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要维持正常教学运行尚且有困难,抽不出教师到企业实践。

二是学校运行经费困难不能落实。多数学校认为,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需要给企业指导费和教师生活补贴,学校没有此项经费来源。

三是此项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目前尚在尝试阶段,还缺乏支持这项工作的一个良好外部环境。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也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合作机构来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

4.教师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研结果,教师不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企业现实与教师实践存在定位不同

由于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目前企业不可能为教师实践而专门设立岗位。大部分教师都是利用带领学生实习的机会去企业参观学习,而且在实践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因而影响了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2)存在“惧怕”心理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后赴职业院校从教,有企业实践经验者很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熟悉,但真正要应对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时普遍心中没底,产生“惧怕”心理,不愿意到企业实践。

(3)存在“躲避”的想法

近几年来,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但是缺少具有操作性强的政策和具体的措施。考虑到个人经济收入、家庭具体情况等,有不少教师存在能“躲避”就“躲避”的想法。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建议对策

根据以上对我省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的调查、原因分析,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我们认为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收到应有成效,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及教师几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当前,要使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得以良性发展,首要任务在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以法律形式规定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保障制度,以法律形式确保企业实践的经费。

2.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良好工作机制的建立,是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学校企业共管,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形成“纵向分级,横向分层”的管理模式,建立国家、省、县、学校、企业多方联动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体系,同时应明确界定各方的工作职责。

3.学校应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与教师实践管理机制

(1)建立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和企业各自在设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技术合作、人员交流、产品研发等利益双赢点上寻求对接,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2)形成良好的教师实践管理机制。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职业院校是第一责任人,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安排好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可以和教师的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实践是自身工作需要,把到企业实践变成主动行为,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建立稳定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行业,专业和岗位(群)特点建立相应的教师实践基地。这样,不仅为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保证,同时也可满足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需要。通过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员工培训,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

(4)高度重视教师企业实践经费。职业院校应在每年的财务预算中都设有教师企业实践专项经费,同时根据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对积极推动企业实践活动的院系和在实践活动中做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对参加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从而鼓励更多教师主动地参加企业实践活动。

(5)健全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体系,对提高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的考核,一般由企业实践过程考核和操作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

4.企业也应积极参与相关事务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是政府的事,同时也是企业的事。企业应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生产的要求,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计划。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企业实践日常管理、实习指导及考核评定,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此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利用各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行业背景和地区背景

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加快建立行业性、区域性、综合性的职业教育集团,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活动的支持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在集团、行业或地区内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协助做好教师实践企业工作的开展。建立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在建设学生实训基地的同时,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和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等三个管理办法(教师厅)[2013]3号.

[2]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R].

[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R].

[4]张巾帼.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2013,2.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R].2011.

[6]教育部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作者单位:韩 伟 李 龙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牛文娟 陕西银行学校 陕西西安

王 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