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差,自理能力低,专业学习兴趣缺失的现象。笔者试图寻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兼顾的教育措施。文章在分析户外运动和地质学学科特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本专业大一新生中开展户外运动项目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户外运动 地质学 人才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42

户外运动的特征分析

户外运动诞生于 19 世纪下半叶,最初是一种民间探险旅游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户外运动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演变为一种体育项目。

根据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定义,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主要包括陆地、水上、空中三大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户外运动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健康、放松和休息、人际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险等多方面的需要,采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步行、滑雪、登山、骑自行车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种特定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户外体验活动”[1]。

与一般运动项目相比,现代户外运动有3个突出的特征:

1.户外运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性

户外运动的场所是特定的自然环境,不是人类修建、制造的专用运动场所。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与静谧深深吸引着来自嘈杂城市的人们;同时,大自然也是一个处处充满无限变化的世界。人们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即使拥有娴熟的技巧、必要的装备以及一定的身体能力,也不一定能够完成活动任务,一切活动都要依据活动场所的特点和规律来进行。所以,参加活动的人既要深刻了解自然环境,也要尊重自然环境、敬畏自然环境,才能成功地实施户外活动。在与自然不断深入的接触中,人们会逐渐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并不是主宰者,进而自觉地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2.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探索未知环境的神秘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尤其是现代城市人群。城市生活节奏紧张乏味,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人们渴望在自然中享受放松的心情,抛开城市的羁绊和烦恼。紧张节奏后的全面放松成为都市人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探索自然的主要动力。人们在探索自然过程中可以获得自然、人文知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户外运动的挑战性主要指运动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变化的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如跨越小溪、忍受恶劣天气等。需要参与者借助一定的装备,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克服不利的自然环境。也正是挑战性使得户外活动魅力无穷,吸引着不同年龄阶段的爱好者。

3.户外运动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活动

鉴于户外运动活动场所的特殊性,通常的户外活动都不是单独进行的,需要有着共同兴趣爱好、互相信任的同伴组成团队完成。户外运动是一个自我协调的过程。心理病学将感官输入分为自我协调(即自我认为可以接受的)和自我不协调(即自我感到厌恶的)。当代人进行户外运动主要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健身及个人兴趣,因而是自愿和令人愉快的,是自我协调的。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过程中,会自觉地打开所有感官,全身心地放松,回归人的本真状态,感受生命的力量,洞察生命的意义。同时在活动中,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经历快乐,克服困难,极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地质学学科特点与人才素养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这也决定了这门学科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1.地质学的学科特点

(1)地质学是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目前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固体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上部。当今地球表面各种自然景观——千姿百态的地貌、碧波万里的海洋、光怪陆离的溶洞、气势磅礴的瀑布、造型各异的岩石、五彩斑斓的温泉、保存完整精美的古生物化石——都经历了数亿年的地质变迁。地质学则是对这些自然现象采用“将古论今”的方法研究其形成、演化过程的一门学科。除了自然景观,储存于地表或地下的固态、气态、液态能源也是地质学的研究对象。这些资源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过程中,经历了成岩、变质、聚集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质学采用多种手段探明这些能源的分布及储量,并将其转化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动力。除此以外,地质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海啸等时刻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应用地学知识对可能存在危险的地带进行综合防治,防患于未然,可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地质学正是这样一门在研究自然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学科。

(2)地质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野外考察观测是地学专业学习、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明代李时珍通过长期实地考察研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200多种矿物、岩石和化石;明末徐霞客经过30多年旅行,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作了详细记录,著成《徐霞客游记》;洪堡走遍了西欧、北亚、南北美成为公认的近代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地学教育的开拓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刘东生等始终把野外调查活动作为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来对待,他们认为野外调查是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2]。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地层层厚、倾向倾角、走向,断层位移性质、断距,褶皱的形态、产状,古生物化石出现的层位等地质现象都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野外实地观察和测量,然后才能进一步对地质体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

(3)地质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学的探索性主要由地质体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多样性两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地质体是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有复杂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结构方式,并且在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内经历一系列地质作用影响,所形成的地质现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地质体存在较大的区域特殊性。另一方面,野外采集的地质样品需要经过多个流程、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如:样品不同方向的切割、磨片可以看到多方向的受力情况、矿物组成;不同矿物的同位素定年方式由于其封闭温度、实验条件差异又可以得到相近但不完全一致的年龄结果;温压实验模拟地质体形成的温压条件等。在开展工作的初期,研究者通常对研究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尚不能提出一个具体的假设。经过多种探索性研究,将所得结果与现存的文献、数据成果综合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相互佐证,最后明确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2.地质学专业需要的人才素质

上述地质学专业的特点,对学科人才的素质提出一些特殊要求:

(1)强健的体魄,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野外工作,需要研究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承受户外艰苦的工作环境。同时要耐得住寂寞,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支撑推进野外工作。

(2)逻辑清楚,思维缜密。地学环境复杂多样,任何细节都可能是解开地学现象的钥匙。地学工作者只有认真、严谨地对待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可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3)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地学人才必备的专业素质。在实验过程中熟练的操作技巧往往比理论指导更为有效。高质量实验数据的获得包含了野外样品采集、室内标本观察、动手测试、数据处理、文献查阅、明确测试数据意义等研究过程。整个过程都需要研究者参与其中,通过亲手操作实验,熟悉实验的流程,了解实验原理才能准确地解释实验数据反映的意义,继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4)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由于地学专业研究内容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尺度较大。野外地学现象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受到众多地学作用相互叠加,同时不同研究人员对同一地学现象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也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多样性。因此要求地学专业人员必须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从复杂的地学现象和海量的信息中找出研究主线,综合各方资料对研究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得出正确的论断。

(5)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由于野外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个体生理的局限性,使得地质学野外考察工作团体性较强,单独进行野外考察工作存在较大的危险。另外,地质学研究范围的地域宽度和时间深度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从事学习研究工作。在合作的过程中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激活思维,取长补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户外运动对地质学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户外运动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1)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及独立性。能够迅速地适应户外工作环境是从事地学专业学习的先决条件。初入大学的本科生,高中阶段一直处于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之下,一切事物由家长和教师包办,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自理能力,适应能力较差。而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其大学生活的质量。地学专业对学生适应能力的要求更高也更加迫切。在新生入学之初,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走出较为封闭的校园,体验多元化、富于挑战性、真实的户外活动,然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归纳,从而提升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3]。

(2)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大学生活时间比较自由开放,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上养成作息无规律、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使用电脑等不良习惯。从大学生连续四年的体质检查报告来看,学生的体重、有氧运动耐力、肺活量指数等指标明显存在逐年下滑的趋势[4]。户外运动与其他传统体育运动相比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户外运动的健身性极强,能够全方位提高和改善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温调节产生显著的功效,并且其提高和改善水平优于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5]。此外,在户外活动参与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置运动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训其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从而适应户外环境的学习、研究生活。

(3)融入集体,陶冶情操。当今“80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制力较差。在大学完全自主管理的宽松环境下,常常迷失自我,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痴迷网络,不与人沟通,长此以往又缺乏必要的引导,会为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埋下隐患[7]。开展户外运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入自然、融入集体。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带来的紧张情绪,体会与人交流的乐趣,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培养他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拼搏向上的性格[6]。也使得他们的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户外运动对地质学兴趣培养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欲望,培养地学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爱好与追求的倾向,它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它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重要因素[8]。户外运动的活动场所往往是地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处处都孕育着无穷的知识,只要指导教师适当引导,就可以让学生们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中蕴含的价值,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地学的兴趣。

(2)户外活动有利于创设一种发现地学问题、提出地学问题的情境。地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众多地质学问题的发现都离不开对自然界的观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户外活动中他们观察的现象或内容,不断与已有的知识相互比较印证,最终纳入到知识体系结构中。这个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当观测的现象与已有知识不相符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以便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的主体(学生)与客体(知识)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这个过程由于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因此会伴随着愉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绪体验,最终形成稳定的专业兴趣。

3.户外运动对地质学专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古今中外,许多地学专家都是探险家和旅游学家。他们从最基础、最广泛的野外考察积累资料,而逐渐成为地学大师。由此可见,基于一定目的的户外运动对学生地学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把专业野外实践教育与体育课堂中的户外运动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继而阶段性、渐进式培养学生的野外专业实践能力。户外运动对地学专业素质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观认识地学研究对象。户外运动过程中人与自然高度融合,自然即是地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学生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对地质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把书本上的理论模型与相应的地质体进行比较,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体会理论模型提出的抽象过程。

(2)从容应对各种野外环境。地学工作必然要进行野外作业,野外工作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经过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训练,可以使学生克服对野外复杂工作环境的恐惧,掌握野外生存必备技能,能够在可能存在危险的环境下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顺利开展野外工作。例如:通过攀岩、野营、野外定向等项目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登山技巧,克服恐惧心理;掌握如何选择营地搭建帐篷;怎样避免自然灾害、蛇虫侵袭;注重确保饮食安全;学会在迷路的情况下辨别方向;熟练受伤简单处理等野外生存技能。

(3)增强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是一项团体性活动。在神秘而陌生的环境里,团队会面对各种危机和困难,每个人将充分体验可能出现的沮丧、恐惧、无助等情绪。户外运动也是心灵历练的过程,从最初的兴奋、身体的疲劳、旅途的艰辛,到面对危险的畏惧和退缩。在被这些情绪困扰的情况下,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摆脱困境,会激发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使队员学会信任和奉献,互助互爱,增强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激发进取精神,增进沟通,建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

(4)建立创新思维模式。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差,遇到实际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差[9]。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合理地设置素拓项目,调动学生们积极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突发状况培养学生的应变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创新思维模式。

结语

基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户外运动与地质学专业关系密切,对地质学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系统学习地质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开展户外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使学生在与大自然接触的同时,自然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并以自己能够深刻认识大自然为傲,从而提升学生的地学学习兴趣。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有意识地将户外活动与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对地学兴趣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坚.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C].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2]陈诗越,张锦宗,董杰,李红.新时期高校地学野外教学内容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2):138-141.

[3]王宜馨.普通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意义研究[J].体育世界,2013,(5):72-73.

[4]黄若涧.大学生野外生存技能的传播与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2):74-76.

[5]王俊杰.户外运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可行性浅析[J].体育与艺术,2010:153.

[6]赵桂香,孙继明,董非.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探讨[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1(2):155.

[7]吴谦峰.高校户外运动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J].高校论坛,2011(9):63.

[8]刘刚.有趣、乐趣和志趣——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昌吉学院学报,2005(3):91-94.

[9]彭青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