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综合类艺术院校的优势是利用多学科将艺术性、工程性、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综合类艺术院校要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善人才结构,尊重科学规律,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关键词】综合类艺术院校 公共课

基金项目:陕西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1JG49。

引言

综合类大学开设艺术类专业已成为当今大学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学科相互支撑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优势。但是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和授课特点又有别于其他非艺术类学科。本文针对目前综合类院校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力求找出解决的方法,探索出一条综合类院校艺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综合类院校艺术专业的优势

首先,综合类艺术院校学科门类齐全,各种学科专业相互交融,使精专与广博有机结合,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他类型院校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推动不同学科的自由融合和创新,培育学科交汇地带中边缘学科的创新生长。其次,综合类艺术院校其他专业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艺术类专业可以借鉴与自己相关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作相应的改变和调整。第三,综合类艺术院校大学的校风比较严谨,这种风格和气质不会因时光的洗礼而褪色,反而会因岁月的累积而增辉,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和教师,积累和培树中更体现了综合类艺术院校自由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综合类艺术院校肩负的传承文化和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上思考和梳理其独特的办学规律。

综合类院校艺术专业的现状

翻开历史,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院校设计类专业也只有中央工艺美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两所大学,而如今的设计类专业院校已经超过了1000所,其中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数相对比较多,教育问题也比较多。首先是综合类普通院校虽有办学经验,但缺少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经验,对设计专业的认识不够,较少考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没有与其他专业加以区分对待。其次是学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投入还不够,专业设施不够齐全,由于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形式以实践为主,因此要求学校要有相应教室及配套设备供学生使用。第三是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属于小面积的弱势群体,没有体现艺术生本身特点的环境,营造的艺术氛围不够。

综合类艺术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字电影、数字动漫、数字舞美等艺术形式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势头越来越迅猛,国家也在积极探讨推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越来越多的音体美考生选择艺术生的身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因此问题也随之而来。

1.综合院校的课程体系安排

综合院校的课程安排首先要考虑公共课,比如英语、体育、史政等,而每年这类课程就占掉了学生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只能在公共基础课之后插空安排,这样专业课不能集中授课,导致一门课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在上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兼顾其他的专业课,不能一门心思专注于某一课程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还感觉作业量大,时间不够。纯艺术类院校的教学体制是集中上课,如果一个学期有三门专业课,就分三个阶段完成,比如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安排:素描1—8周,色彩9—14周,平面构成15—20周。在一个阶段专心完成一件事情,学生就不会感觉到作业压力大。据调查比较,发现纯艺术院校的作业比综合类院校学生的作业至少多一倍,学生反倒很认真,作业质量也不错。量变是质变的积累,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谈不上质变的可能性。没有作足够的造型训练,作业就不可能有好的突破,这也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动手能力越来越困难的原因之一。

2.毕业设计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割裂

在综合类艺术院校里,专业基础教学的教师接触大三大四的学生比较少,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不多。使得基础教学与专业方向不能紧密结合,基础课专业教师不接触毕业设计,对专业设计的方向不太明确,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互指导与丰富的关系,而目前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忽略了这一点,呈现出大一大二阶段集中完成基础课教育,大三大四集中完成专业课教育的割裂状态。建议大部分教师参与到指导毕业设计的行列,改变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割裂的状态,使之相互结合、共同影响,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为创作寻找灵感。

3.多媒体教学与动手实践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怎样把课堂教授的知识点恰当地运用到动手实践中,是有难度的。现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都习惯于听,却不记不写,不动脑筋,等做作业的时候就忘得一干二净。大家都知道短时记忆如果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忘得很快,课堂上如果笔记加上即时训练效果会好很多,因此提倡学生在课堂上作即时训练。也就是重要的知识点讲完后要求学生用15—20分钟在速写本上即时训练,掌握方法理解概念。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最起码能完全理解,有问题也能及时咨询教师,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对提高作业的质量也是有帮助的。

怎样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1.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而言,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等一切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都称之为教学资源。一般本科生到大三就没有专业基础课了,要加强基础训练就没有专门的教室和环境,艺术类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训练的延续性,绘画专业长期不进行训练学生就会感觉到手生,专业技法不但得不到进步,反而会越来越生疏。建议学校提供一定的专业训练环境,或者作为学生的课外训练基地,让他们有空间去训练、研究、思考、创作。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建立专门的训练教室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能,成就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而且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举措。学生可以在这里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创意实践,充分利用学习场地进行体验探究创作,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有利环境。

2.改善教学体制

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借鉴一下纯艺术院校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体制。要做到兼顾综合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整性,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针对一些具有连贯性、延续性的课程如雕塑课、陶艺课,采用在集中时间授课与动手实践。试想雕塑课如果一个星期安排一次4课时的实践课,学生在第一次课初步塑好大型却要等一周后继续进行,手感的连续性被打破的同时存在泥土干掉后不易衔接等客观现象。针对这样的课程可以把讲授与实践放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在某一个阶段专门进行艺术教育与实践这样更利于促进教学效益与学习效能。

3.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

许多综合类大学在艺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是分开单元授课的,呈现相互脱节的状态,这样安排有悖于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初衷。艺术类专业基础课通常包括有素描、色彩、国画、书法、图案、三大构成等。学生在基础课上学到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从专业的角度重新利用,审视一般规律,启发学生用多角度联系的方法看待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从专业的角度学习专业课,运用基础课观点审视专业课特征。就素描课举例来讲,设计专业学生应强调专业角度运用素描规律、设计基础课与专业课结合,使学习的真正目标转到设计,这样更利于发散思维,启迪创作灵感。基础课与专业课割裂的状态很难实现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淡化界限,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设计大赛作品,毕业设计等活动。有意识地将在基础课上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艺术审美观念注入到专业创作的学生,他们的作品形式新颖,整体和谐,追求创新与品格。所以学校应该调整课程安排,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形成基础课与专业课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式,运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与专业水平。

4.作品展示,制造氛围

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主题展等活动,是进行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的途径,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是开阔教师学生眼界思路,培养艺术审美观念,激发创作热情的重要举措。对于那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学校应持鼓励支持的态度,为他们提供条件举办个人展或联展等,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活动,而且释放了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积极活跃的艺术创作氛围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是弥足珍贵的,对于理性的工科学校应努力积极致力于搭建这样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表现自我实力,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平台。在为艺术专业学生营造美好的创作氛围的同时,也为沉闷、乏味的工科院校平添美丽风景线。

5.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积极参与创作设计

提倡鼓励教师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建设自己的研究方向,吸收有兴趣、相互认同、相互信任、有共同心理基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进入自己的研究室,进行专业方向的熏陶和培养。鼓励提倡教师成立工作室是高校教育模式人性化的体现。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存在偏差,高校鼓励支持教师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是努力迎合市场需求、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中,所学理论知识更易于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了解到产业的生产模式、现代工艺流程、经销概念、人民消费心理、区域文化、风土人情等一般不会出现在教课书上的信息知识。学生在校不仅得到知识的灌溉,而且获取社会适应力的武装,在毕业后能够从容接受由学校到社会后的反差,而不是强烈的“高原反应”。

小结

综合类艺术院校的优势是利用多学科将艺术性、工程性、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综合类艺术院校要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善人才结构,尊重科学规律,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实际,积极尝试建立以自由创新为导向的艺术类专业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荔.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2]王蕾,王琛.艺术设计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之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