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和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本研究考察了首次导入任务教学模式的大学日语专业教材《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中任务活动的种类、流程和特征;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任务活动时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任务分析 任务活动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和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教学中给学生安排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任务,例如问路、打电话、购物、就医、求职、论述等,使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外语,从而达到学习外语的目的。任务教学法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已被广泛采用,而在日语教学中才刚被引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是国内第一次采用任务教学法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中的任务种类、流程、特征和学生的反映等问题还不明确。本研究考察了《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中的任务活动的种类和流程,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明确了任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影响任务活动开展的因素,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考察结果具体如下:

1.任务活动的类型

表1 教材中各任务类型及所占的比例

2.任务活动的流程

《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中任务活动的流程包含以下步骤:引起学生的注意、告知学习目标、设想前提条件、提示新的学习项目、给出学习准则、创造练习机会、给予反馈、提高学习能力的保持和转移。

3.任务活动的特征

《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的任务活动的特征表现为以下6点:

(1)首先,从范围焦点来看,任务活动并非仅重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而更注重意义传达。如在采访中:

A:最初は日本語を勉強についてどう思いましたか。

B:はい、さっぱり分からなくて実に面白いと思いました。

“最初日本語を勉強について”是不自然的表达方式,但是仍能够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达到交际的目的。

(2)从观点来看,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任务实施过程中,100分钟的堂课,教师主要担任引导、提示,最终评价的角色。任务的主体部分由学生自主讨论,发表和评价。

(3)从真实性来看,学生假想实际交流的场景,使用日语积极参加任务活动。各课的任务都是现实的再现。

(4)从技能来看,学生通过任务活动运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5)从认知过程来看,要完成任务活动,不仅需要语言知识,而且需要必要的认知过程。任务活动的认知过程都与长期记忆相关。

(6)关于结果。一般情况下,任务活动是以目的达成与否来评判,注重结果。但是《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中的任务活动却更加注重过程。这也是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重要区别之一。

4.调查结果

为了把握《基础日语综合教程1—4》中的任务活动在课堂中完成的情况,笔者对使用该教材的西安交通大学日语专业3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30个问题,调查了影响任务活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具体如下表。

表2 影响任务活动的问题(按问题大小排序)

[注]平均综合分数=(■频数×权值)/人次

表3 最希望改善的项目(按重要程度排序)

[注]平均综合分数=(■频数×权值)/人次

采用导入任务教学模式的新教材,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行为将发生改变。教师备课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设计和组织任务活动上。教师能否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理解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并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是能否实现教学由传统满堂灌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模式改变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磯村一弘·三矢真由美.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みんなのCan-doサイト」を用いたレベルチェックテストの作成[J].日本:国際交流基金ケルン日本文化会館,2011.

[2]来嶋洋美·柴原智代·八田直美.JF 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準拠コースブックの開発[J].日本: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教育紀要第8号,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