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进行“对话”。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心底流露,令人欣喜。

此外,让学生自己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二、利用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同学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学生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抢着要发言。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学生上台示范。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说准确、有条理,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2.活动之后的二次活动。学校或班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大增,而且有话可说。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

3.利用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优秀的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爱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西游记》人物评论会”。此外,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凡是能够让学生“说话”的机会,尽量交给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训练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合阳县城关镇东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