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突出这个“活”字,课堂上就生机勃勃,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怎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学,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应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上下工夫,改变刻板呆滞的氛围,以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营造轻松、活泼、和谐的环境氛围。

一、构建创新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启发学生想象于勒突然回到家,将会是怎样的状况,让学生各抒己见;学完了《陌上桑》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美女罗敷的故事》。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关键在于教师要挖掘教材,积极引导。

2.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提问。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体裁、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要给予概括和恰当的评价,不断引导学生向既定目标靠拢,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善于激疑、释疑,让学生把疑问一个个提出来,又一个个解决,从而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二、让学生大胆地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勇于实践

活跃的课堂氛围主要表现在学生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地表现自我。“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思考、做事。学生只有充分地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勇于实践,才能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要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理性的怀疑和批判;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植、张扬和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体现师生互动,实现有效对话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课堂上充斥的只是主角的“台词”,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谈不上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新型语文课堂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构建互动课堂。

“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它将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的“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为了实现对话教学,体现师生互动,我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效应。在课堂教学中,还注意师生的沟通,注意倾听,尊重每位学生的发言。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做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为此,要为学生创设平等、 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充分鼓励,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对以往被忽视的学生要特别关注,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加以鼓励、赞赏。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 创造,从而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宗营中学